[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固定的鼻导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94208.7 | 申请日: | 2020-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31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 发明(设计)人: | 蔡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汇天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57 | 代理人: | 陈冰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固定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固定的鼻导管,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鼻导管容易脱落的问题,而且还能够在不影响患者使用感的同时,提高氧气输出量;其结构包括:鼻导管、外套管、抽气内管、吸附盘,其中外套管套装在鼻导管设置有出气口的一段上,外套管与鼻导管之间设置有抽气内管,抽气内管通过连接管与吸附盘连通,将吸附盘贴近面部后,通过抽气内管将吸附盘中的气体抽出,在其中形成负压,利用负压将鼻导管固定,通过设置多个吸附盘,保证固定的稳定性,另外,鼻导管的出气部分采用的是扁平的出气板,位于鼻腔内的体积更小,降低放入鼻腔后的不适感,但是出气面积很大,能够提高氧气的出气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输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固定的鼻导管。
背景技术
氧气吸入疗法是指供给患者氧气,纠正由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以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呼吸系统疾患影响肺活量者、心肺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而致呼吸困难者等情况,而医用氧气的主要成分是99%纯氧、5%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氧气浓度进行治疗,而给氧的方法主要有鼻塞给氧、面罩给氧,其中鼻塞给氧中常用的器材就是鼻导管,现有技术的鼻导管包括两部分主管、支管,所述支管的两端与主管的同一端连通,主管的另一端设置与现有的氧气机连通,氧气进入主管后分别从支管的两端流入支管中,支管上设置有向外凸起的两个出气口,氧气从出气口中排出,在使用时,将两个凸起的出气口放置在鼻腔内,从而保证了氧气的供应;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鼻导管没有直接固定在面部,而是通过将鼻导管鼻塞段的两端夹在耳后的方法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法是很不牢固的,在实际使用中也发现这是非常容易脱落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才能避免鼻塞部分容易从面部脱落,另外,现有技术中的鼻塞部分是一个与鼻导管连通的通气管,出气口就是端面,出气管较小,需要更大的压力才能释放出更多的气体量,所以需要更大的氧流量才有吸氧感,而且鼻塞的形状就是普通的圆管型,如果为了提高放出的氧气量而增大鼻塞的截面面积,也就会增大鼻塞在鼻腔中占据的体积,会影响向外呼出气体,增加了患者的额外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固定的鼻导管,不仅能够将鼻导管的鼻塞部分固定在面部,而且还能提高鼻导管的出气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固定的鼻导管,包括:鼻导管、外套管、抽气内管、吸附盘,所述外套管套装在鼻导管的出气部分所在段上,其内部结构以经过外套管侧面中线的平面镜像对称,所述外套管外靠近两端的位置均设置有运动环,运动环套在外套管外,并与外套管内部的推块连接,外套管上运动环与推块连接的位置还设置有与轴线方向平行的滑动槽,运动环穿过滑动槽与推块连接并能够在滑动槽内横向运动,在外套管上还设置有限位孔,限位孔是位于外套管上的一排螺纹通孔,所述运动环与外套管的相同位置上还设置有螺纹孔,通过限位螺栓穿过螺纹孔与限位孔就能够将运动环固定在外套管上;
所述抽气内管位于外套管中,包括:隔板、推杆、推块,隔板位于抽气内管中,隔板上同样设置有与鼻导管外径相同的通孔,供鼻导管穿过,通过隔板将抽气内管分为两部分,其中靠近抽气内管封闭端的空腔为密闭空间,该密闭空间通过连接气管与吸附盘的储气凹连通,所述推杆一端固定在隔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推块上,所述推块是底面形状为环形的圆片,推块中部的通孔用于鼻导管穿过,推块的边缘还通过连接杆与外套管外的运动环连接;
所述吸附盘包括储气凹、密封环边,所述储气凹是弧形凹面,储气凹内部通过连接管与抽气内管的密闭端连通,所述密封环边固定在储气凹的边缘,密封环边是内部充有气体的环带。
进一步地,所述鼻导管的出气部分是由出气板以及出气孔组成,出气板是底面形状为椭圆形的薄板,出气板内部为中空的,出气板有两个,二者平行设置,所述出气孔不止一个,均匀分布在出气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螺栓的螺头部分固定有一根穿过螺头轴线部分的长杆。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未经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942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用杂绒毛回收设备
- 下一篇:一种下降管导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