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原湿地区铁路路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92548.6 | 申请日: | 2020-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3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吴沛沛;胡会星;李安洪;陈伟志;叶世斌;葛学军;龚建辉;李宁;张耀;姚吴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3/06;E03F5/04;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林秋雅 |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原 湿地 铁路 路堤 结构 | ||
1.一种高原湿地区铁路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基床上表层(1)、抗冻胀基床下表层(2)、微冻胀基床底层(3)、基床隔水层(4)、弱冻胀本体层(5)、基底隔水层(6)、过水层(7)和基底换填层(10),所述防水基床上表层(1)设置在路基面以下,所述防水基床上表层(1)的下方依次设置所述抗冻胀基床下表层(2)、所述微冻胀基床底层(3)、所述基床隔水层(4)、所述弱冻胀本体层(5)、所述基底隔水层(6)、所述过水层(7)和所述基底换填层(10),所述基底换填层(10)的厚度大于或等于地区最大冻结深度,且所述防水基床上表层(1)、所述抗冻胀基床下表层(2)和所述微冻胀基床底层(3)的厚度之和大于或等于地区最大冻结深度,所述过水层(7)的填筑高度大于或等于地区最大地表积水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湿地区铁路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基床上表层(1)采用沥青混凝土填筑,所述抗冻胀基床下表层(2)采用级配碎石填筑,所述微冻胀基床底层(3)采用微冻胀的A、B组填料填筑,所述弱冻胀本体层(5)采用弱冻胀的C组填料填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湿地区铁路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床隔水层(4)和基底隔水层(6)均包括两层中粗砂,在两层所述中粗砂之间设置有复合土工膜,所述复合土工膜采用聚酯长丝土工布和土工膜复合制作而成,所述基床隔水层(4)和基底隔水层(6)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湿地区铁路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层(7)采用过水材料填筑,所述过水材料包括砾石、碎石。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高原湿地区铁路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护道(9),所述保温护道(9)设置在边坡坡脚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原湿地区铁路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沟(11),所述排水沟(11)位于所述保温护道(9)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原湿地区铁路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护道(9)采用浆砌片石或者保温材料填筑,所述保温护道(9)的顶面高程至少大于所述过水层(7)的顶面高程0.5m,所述保温护道(9)的宽度为2-4m。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高原湿地区铁路路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态护坡(8),所述生态护坡(8)设置在边坡坡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9254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性炭喷射系统
- 下一篇:一种建筑检测用钢材强度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