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压疮的胃管、十二指肠管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92350.8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8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洁;黄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A61J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帝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5 | 代理人: | 黎照西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压疮 十二指肠 固定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压疮的胃管、十二指肠管固定器,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固定有用于穿戴在患者头部的头带;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左右两个固定导管的卡环,所述卡环为C形,其内环面有粘胶层;所述基板与人体接触的一面敷设有软垫层;所述软垫层上表面开有若干透气槽,所述透气槽通达软垫层的边缘。具有上述结构的胃管、十二指肠管固定器,将导管固定在基板上,再利用头带将基板固定在人体。避免了胶带直接粘接在人体导致的皮肤溃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即简化了操作流程,由确保了导管的固定防止脱落,还能避免压疮的产生,一举三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固定胃管和十二指肠管的装置。
背景技术
胃管和十二指肠管都是通过人体口部延伸进消化道的管道,其作用在于为患者注入营养物质。胃管和十二指肠均需要与人体固定避免脱落。现有的固定方法是采用胶布将上述导管贴于人体上,其弊端在于首先固定比较麻烦,需要先裁剪若干段胶带备用,然后将管道弯成U形,再采用两点固定的方式将管道沾在人体上。其次是由于胃管和十二指肠管都是长期使用,因此胶布贴于人体上的时间很长。胶布透气性差,在粘贴部位很容易产生压疮,导致患者皮肤溃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压疮的胃管、十二指肠管固定器,利用固定器将导管固定在人体上,避免胶布长期粘接导致皮肤溃烂。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采用一种防压疮的胃管、十二指肠管固定器,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固定有用于穿戴在患者头部的头带;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左右两个固定导管的卡环,所述卡环为C形,其内环面有粘胶层;所述基板与人体接触的一面敷设有软垫层;所述软垫层上表面开有若干透气槽,所述透气槽通达软垫层的边缘。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透气槽为纵横交错的若干条。透气槽既能减少软垫层与人体接触面,同时人体毛孔散发的水气也可从透气槽排出,避免水气长期附着在皮肤上导致皮肤溃烂。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卡环为弹性材料制成。导管卡于卡环中,弹性的材料可对导管进行加持,提高稳固性。
作为另一种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头带为左右两根,且其端部设置有相互配合连接的魔术贴。适应不同个体的需要。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卡环开口处为V形。使得导管容易卡进卡环内却不易被拉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胃管、十二指肠管固定器,将导管固定在基板上,再利用头带将基板固定在人体。避免了胶带直接粘接在人体导致的皮肤溃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即简化了操作流程,由确保了导管的固定防止脱落,还能避免压疮的产生,一举三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标记:1基板、2卡环、3粘胶层、4软垫层、6透气槽、7头带、 8魔术贴、9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上固定有用于穿戴在患者头部的头带7;头带7为左右两根,且其端部设置有相互配合连接的魔术贴8。所述基板1上设置有左右两个固定导管9的卡环2,所述卡环2为C形,其内环面有粘胶层3;卡环2为弹性材料制成,开口处为外宽内窄的V形。所述基板1与人体接触的一面敷设有软垫层4;所述软垫层4上表面开有若干透气槽6,所述透气槽6通达软垫层4的边缘。透气槽6为纵横交错的若干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923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康复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喷雾和无菌接触功能的双用消毒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