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预应力体系铁路混凝土梁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91980.3 | 申请日: | 2020-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5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苏永华;石龙;班新林;陈胜利;马林;倪光斌;高策;胡所亭;牛斌;赵体波;刘吉元;葛凯;白鸿国;苏伟;周勇政;王凯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04 | 分类号: | E01D2/04;E01D10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巨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3 | 代理人: | 赵洋 |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预应力 体系 铁路 混凝土 | ||
1.一种高强预应力体系铁路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第一腹板(2)、第二腹板(3)、顶板(4)、第一翼缘板(5)和第二翼缘板(6),所述底板(1)和所述顶板(4)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翼缘板(5)和所述第二翼缘板(6)分别设置于所述顶板(4)两侧,所述第一翼缘板(5)上表面、所述第二翼缘板(6)上表面和所述顶板(4)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腹板(2)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翼缘板(5)与所述顶板(4)连接处,另一端连接所述底板(1)与所述第一翼缘板(5)同侧一端,所述第二腹板(3)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翼缘板(6)与所述顶板(4)连接处,另一端连接所述底板(1)与所述第二翼缘板(6)同侧一端;在所述混凝土梁的梁端截面,第一腹板(2)和第二腹板(3)为平板状,所述第一腹板(2)和所述第二腹板(3)上下端设置有倒角;在所述混凝土梁的跨中截面,所述第一腹板(2)包括第一上腹板(21)、第一下腹板(22),所述第一上腹板(21)设置于所述第一下腹板(22)上端,所述第一上腹板(21)外侧面和所述第一下腹板(22)外侧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上腹板(21)内侧面和所述第一下腹板(22)内侧面不处于同一平面且截面外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预应力体系铁路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腹板(3)包括第二上腹板(31)、第二下腹板(32),所述第二上腹板(31)设置于所述第二下腹板(32)上端,所述第二上腹板(31)外侧面和所述第二下腹板(32)外侧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上腹板(31)内侧面和所述第二下腹板(32)内侧面不处于同一平面且截面外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预应力体系铁路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腹板(2)和所述第二腹板(3)设置有纵向的单排布束的管道(7),所述管道(7)截面排列所成直线平行所述第一腹板(2)或第二腹板(3)外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预应力体系铁路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腹板(22)厚度与所述第二下腹板(32)厚度均为所述管道(7)直径的三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预应力体系铁路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腹板(22)与所述底板(1)连接处、所述第二下腹板(32)与所述底板(1)板连接处设置有相对的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强预应力体系铁路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腹板(21)与所述顶板(4)连接处、所述第二上腹板(31)与所述顶板(4)连接处设置有相对的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预应力体系铁路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所述第一腹板(2)、所述第二腹板(3)、所述顶板(4)、所述第一翼缘板(5)和所述第二翼缘板(6)采用C50混凝土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预应力体系铁路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所述第一腹板(2)、所述第二腹板(3)、所述顶板(4)、所述第一翼缘板(5)和所述第二翼缘板(6)采用C60混凝土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预应力体系铁路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所述第一腹板(2)、所述第二腹板(3)、所述顶板(4)、所述第一翼缘板(5)和所述第二翼缘板(6)采用UHPC高性能混凝土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预应力体系铁路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腹板(22)厚度和所述第二下腹板(32)厚度为270mm,所述单排布束的管道(7)直径压缩为90mm,所述底板(1)厚度为250mm~270mm;所述高强预应力体系铁路混凝土梁还包括高强预应力钢绞线及锚固体系,所述高强预应力钢绞线及锚固体系包括钢绞线、锚垫板、螺旋筋、锚板和夹片,所述钢绞线为1960~2400MPa级,所述钢绞线采用现场编制成束或工厂预制成束,所述钢绞线单排布束设置于所述管道(7)内部,所述锚垫板、所述螺旋筋、所述锚板与所述夹片适应1960~2400MPa级的所述钢绞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9198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循环利用消毒液的鞋底消毒设备
- 下一篇:一种地脚螺栓埋件固定加工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