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焊接夹具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91498.X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91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伟;江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凯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焊接 夹具 平台 | ||
1.一种模块化焊接夹具平台,包括底板(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3)上间隔排列有螺纹孔和定位销孔,在所述底板(3)上通过螺纹孔和定位销孔摆放数个单元固定板(4),在所述底板(3)上一侧通过所述单元固定板(4)设置压紧单元组件(5-3)、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撑单元组件(5-2)和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二复合单元组件(5-4),左右两侧的支撑单元组件(5-2)分别设置在所述压紧单元组件(5-3)和第二复合单元组件(5-4)中间,在所述底板(3)上另一侧通过所述单元固定板(4)设置第三复合单元组件(5-6),左右对称设置的定位单元组件(5-1)和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复合单元组件(5-5),在所述底板(3)的下方设置有移动滚轮(1),在所述底板(3)的下方还设置有固定地脚(2),所述固定地脚(2)由垫块(2-1)、调节螺母(2-2)、支撑螺柱(2-3)、地脚支柱(2-4)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块化焊接夹具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单元组件(5-3)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压紧单元支座(105),在每个所述压紧单元支座(105)上设置有第一压紧单元(106)、第二压紧单元(107)和第三压紧单元(108),在所述第三压紧单元(108)上通过活动轴承连接一压紧单元活动夹板(101),在所述第三压紧单元(108)上还设置有压紧单元限位块(103),在所述第二压紧单元(107)上设置有压紧单元手动锁紧(102),在所述第一压紧单元(106)与所述第二压紧单元(107)之间还设置有压紧单元垫片(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块化焊接夹具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组件(5-2)包括通过螺钉连接的第一支撑单元(5-2-1)、第二支撑单元(5-2-2)、第三支撑单元(5-2-3),所述支撑单元组件(5-2)还包括通过螺钉连接的第四支撑单元(5-2-4)、第五支撑单元(5-2-5)、第六支撑单元(5-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块化焊接夹具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合单元组件(5-4)包括与单元固定板(4)螺钉连接的第二复合单元支座(5-4-5),在所述第二复合单元支座(5-4-5)上通过螺钉安装第一复合单元(5-4-3),在所述第一复合单元(5-4-3)上通过活动轴承设置第二复合单元组件活动夹板(5-4-1),在两个所述第二复合单元组件活动夹板(5-4-1)之间设置第二复合单元(5-4-4),在所述第二复合单元(5-4-4)的下方还设置第二复合单元限位块(5-4-7),在所述第二复合单元(5-4-4)上设置第二复合单元手动锁紧(5-4-6),在所述第一复合单元(5-4-3)上还设置第三复合单元(5-4-8)、第四复合单元(5-4-9)、第五复合单元(5-4-10)、第六复合单元(5-4-11)、第七复合单元(5-4-12)和第八复合单元(5-4-13),在所述第四复合单元(5-4-9)与所述第二复合单元(5-4-4)之间还设置第二复合单元垫片(5-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块化焊接夹具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组件(5-1)包括与单元固定板(4)螺钉连接的定位单元支座(5-1-6),在所述定位单元支座(5-1-6)上还设置第一定位单元(5-1-7),所述第一定位单元(5-1-7)通过定位单元活动夹板(5-1-1)和活动轴承连接第二定位单元(5-1-8),在所述第二定位单元(5-1-8)上方设置定位单元手动锁紧(5-1-3),在所述定位单元手动锁紧(5-1-3)的下方设置定位单元限位块(5-1-2),在所述第二定位单元(5-1-8)的一侧还设置有第四定位单元(5-1-4),所述第二定位单元(5-1-8)与所述第四定位单元(5-1-4)之间设置有定位单元垫片(5-1-5),在所述第二定位单元(5-1-8)上还设置定位单元限位块(5-1-2)和第三定位单元(5-1-9),所述第三定位单元(5-1-9)通过定位单元手动锁紧销(5-1-10)锁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凯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凯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9149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气化煤浆输送泵在线更换气动膜片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氧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