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用大豆种子发芽和水培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90776.X | 申请日: | 2020-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3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吴清涛;李宝红;王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郯城县种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A01C1/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季英健 |
| 地址: | 27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大豆 种子 发芽 水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实验用大豆种子发芽和水培装置,包括培养箱、种子板、扶苗装置和营养液循环装置,种子板设置在培养箱内,且在种子板上设置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锥形种孔,在种子板的上表面及锥形种孔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一层滤纸,扶苗装置包括升降板和调节螺栓,升降板设置在培养箱内,且位于种子板上方,在升降板上设置有若干与锥形种孔一一相对应的扶苗短管,营养液循环装置包括循环水箱和循环泵。利用本装置可在不用移植大豆种子的条件下,实现大豆种子的发芽和水培过程,从而便于进行大豆种子的实验研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用大豆种子发芽和水培装置。
背景技术
大豆种子的发芽实验和育苗培养是大豆相关科学研究的基础和主要内容,如大豆发芽试验、逆境胁迫试验或者激素处理试验等。在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大豆发芽检测及后续培养实验时,通常采用培养皿和滤纸进行发芽培育,由于培养皿和滤纸不具备培养功能,在大豆种子发芽完成后,工作人员常需要将大豆幼苗转移到其他基质上进行培养,最后,再移植到水培装置上,上述培养过程中,操作比较繁琐,费时费力。此外,在转移培养过程中,容易对大豆造成损伤,造成大豆植株间的人为误差加大,不利于后续试验内容的调查,进一步地,因大豆幼苗存在直立、易倒伏特点,在上述培养过程中,常发生大豆幼苗倒伏现象,从而不利于后续的大豆生长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用大豆种子发芽和水培装置,利用本装置可在不用移植大豆种子的条件下,实现大豆种子的发芽和水培过程,从而便于进行大豆种子的实验研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验用大豆种子发芽和水培装置,包括培养箱、种子板、扶苗装置和营养液循环装置,在所述培养箱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内侧均设置一支撑板,所述种子板的左右两端搭置在相应的支撑板上,种子板的前后侧壁与培养箱的前后侧壁之间留有通气空隙,在所述种子板上设置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锥形种孔,锥形种孔呈上大下小状态分布,在所述种子板的上表面及锥形种孔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一层滤纸,锥形种孔内的滤纸上平面与种子板上表面上的滤纸的底平面相贴合,所述扶苗装置包括升降板和调节螺栓,所述升降板位于所述培养箱内,且位于所述种子板上方,在所述升降板的左右两端均设置一L形支撑板,在所述培养箱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外侧,均设置一位于所述L形支撑板的横板下方的定位板,在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两个贯穿所述横板的导向杆,在定位板上套置一所述调节螺栓,通过旋转调节螺栓可实现升降板在培养箱内的升降,在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锥形种孔一一相对应的扶苗短管,在所述培养箱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外侧下部分别设置一出液管和一进液管,所述营养液循环装置包括循环水箱和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循环水箱内设置的一支撑板上,所述循环水箱的底平面高于培养箱的上平面,所述出液管通过管道与所述循环泵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进液管通过管道与所述循环水箱的内侧下部相贯通。
优选地,在每一个所述锥形种孔的正下方均设置一根系辅助固定管。
进一步地,在所述根系辅助固定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贯通孔。
进一步地,在所述循环水箱的支撑板上设置一花洒喷头,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花洒喷头的进水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种子板的左右两端上部均设置一辅助提升杆。
进一步地,在所述种子板的下部设置有若干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上部贯穿种子板后与种子板上的滤纸底平面贴合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郯城县种子公司,未经郯城县种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907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豆种子拌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转动连接结构、接线盒及通信基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