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接线端子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90215.X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0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瑞垚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42 | 分类号: | H01R4/42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贾波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接线 端子 固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接线端子固定结构,包括外壳、压板和导电压座。详细地,在外壳的内部开设有空腔,外壳的两侧开设有相对的通孔,外壳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压板设置于空腔内并位于靠近螺纹孔的一侧,且靠近螺纹孔的一面设置有螺栓,压板远离螺栓的一面设置有第一锯齿;导电压座设置于空腔内并紧贴空腔的底部,导电压座靠近第一锯齿的一面设置有与第一锯齿相互匹配的第二锯齿。使用时,线缆从外壳的其中一个通孔伸入到外壳的空腔内,经过第一锯齿,螺栓向下旋转使得压板上的第一锯齿将线缆紧压在导电压座上第二锯齿内。如此,第一锯齿与第一锯齿相通过相互挤压能够对不同粗细的线缆进行固定,从而避免电线之间的连接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端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接线端子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数码电子设备越来越广泛,同时数码设备需要通过连接端子与外部设备连接,进而越来越多的连线端子进入市场。传统的接线端子的固定结构无法对不同粗细的线缆进行固定,容易出现脱落的问题,从而会导致电线之间的连接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接线端子固定结构,在使用该新型接线端子固定结构时,线缆从外壳的其中一个通孔伸入到外壳的空腔内,经过第一锯齿,螺栓向下旋转使得压板上的第一锯齿将线缆紧压在导电压座上第二锯齿内。如此,第一锯齿与第一锯齿相通过相互挤压能够对不同粗细的线缆进行固定,从而避免电线之间的连接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接线端子固定结构,包括:外壳、压板和导电压座;
所述外壳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外壳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空腔连通;
所述外壳的两侧设置有相对的通孔;
所述压板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并位于靠近所述螺纹孔的一侧,所述压板靠近所述螺纹孔的一面设置有螺栓,所述压板远离所述螺栓的一面设置有第一锯齿;
所述导电压座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并紧贴所述空腔的底部,所述导电压座靠近所述第一锯齿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锯齿相互匹配的第二锯齿。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外壳的一端开设有多个螺纹孔。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每个螺纹孔等间距分布于所述外壳。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润滑剂。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外壳的第一侧开设有并排设置的第一通孔,所述外壳的第二侧开设有并排设置的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压板与第一锯齿固定连接,所述导电压座与所述第二锯齿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所述螺栓的一端从螺纹孔伸入到所述空腔内与所述压板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所述螺栓的外壁还设置有螺帽,所述螺帽位于所述外壳的外部。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所述螺帽的内径大于所述螺栓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一种新型接线端子固定结构,在使用该新型接线端子固定结构时,线缆从外壳的其中一个通孔伸入到外壳的空腔内,经过第一锯齿,螺栓向下旋转使得压板上的第一锯齿将线缆紧压在导电压座上第二锯齿内。如此,第一锯齿与第一锯齿相通过相互挤压能够对不同粗细的线缆进行固定,从而避免电线之间的连接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瑞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瑞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902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热器多场同步测量系统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封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