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复合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88579.4 | 申请日: | 2020-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6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关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丹金航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C2/00 | 分类号: | E04C2/00;E04C2/30 |
| 代理公司: | 宁波瑞元智产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51 | 代理人: | 俞越 |
| 地址: | 212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复合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板,包括有板材本体,所述板材本体内部中空形成有空腔,在所述空腔中设置有管状碳纤维纵梁,所述碳纤维纵梁两端的管径要小于中段的管径,所述管状碳纤维纵梁由两块截面呈半圆形的碳纤维桁条拼接而成,所述碳纤维桁条的两端形成有向下凸起的鳍片,所述鳍片向下延伸出所述空腔,所述碳纤维纵梁的端部在合拢后在底部形成有安装通孔,在所述安装通孔中固定着插塞,插塞由环氧树脂制成,在插塞中通过粘接剂固定着凸缘,凸缘上开设有足够容纳鳍片的安装槽,所述鳍片可以通过定位螺钉固定到凸缘的安装槽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碳纤维复合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专利号为201710551165.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板材,它至少包括碳纤维作为骨料,与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树脂基料复合并通过挤出成型机后制成板材体,树脂基料由如下组分和质量百分比组成:38—58%的固化剂,38—58%的树脂,1—3%的脱模剂,1—3%的填料,且以上组分的配比以百分之百为准;制作方法是:a)穿纱、排纱:将碳纤维或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按比例进行绑纱分布成骨料,将骨料的前端牵引进入挤出成型机中的板材模具内。
但是,上述专利中的碳纤维复合板材,它是通过向板材内部填充树脂等填料来增加内部支撑力,这种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固化材料和填料,且韧劲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增强内部支撑力的碳纤维复合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碳纤维复合板,包括有板材本体,所述板材本体内部中空形成有空腔,在所述空腔中设置有管状碳纤维纵梁,所述碳纤维纵梁两端的管径要小于中段的管径,所述管状碳纤维纵梁由两块截面呈半圆形的碳纤维桁条拼接而成,所述碳纤维桁条的两端形成有向下凸起的鳍片,所述鳍片向下延伸出所述空腔,所述碳纤维纵梁的端部在合拢后在底部形成有安装通孔,在所述安装通孔中固定着插塞,插塞由环氧树脂制成,在插塞中通过粘接剂固定着凸缘,凸缘上开设有足够容纳鳍片的安装槽,所述鳍片可以通过定位螺钉固定到凸缘的安装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管状碳纤维纵梁合拢后形成有内腔,在所述内腔的内壁上形成有若干键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管状碳纤维纵梁的两端连接有主鳍,以及两个侧鳍,每个侧鳍通过相应的碳纤维臂连接到碳纤维桁条,碳纤维臂和通过铆钉或其他紧固件或环氧树脂结合而连接到碳纤维桁条,在每个碳纤维臂的端部均固定有罩体,所述罩体上形成有弧形面,所述管状碳纤维纵梁的外壁能贴合在所述弧形面上,在两个罩体之间搭接有碳纤维垫带,所述碳纤维垫带能缠绕在所述罩体上并将两个罩体与所述碳纤维臂绑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通过碳纤维纵梁提升板材内部的强度,碳纤维桁条的两端形成有向下凸起的鳍片,可以便于打开整块板材对碳纤维桁条进行更换和维护,鳍片也可以对整体板材起到一个支撑作用,碳纤维桁条通过碳纤维垫带绑紧在一起,使得整块板材的合紧力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碳纤维复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碳纤维复合板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碳纤维复合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碳纤维复合板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丹金航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丹阳丹金航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885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温室育苗装置
- 下一篇:新型减压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