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胶原蛋白透析工艺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88402.4 | 申请日: | 2020-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0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郑小虎;李崇;辛世勇;张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益而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K14/78 | 分类号: | C07K14/78;C07K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慧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21 | 代理人: | 由元 |
| 地址: | 1026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胶原 蛋白 透析 工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透析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胶原蛋白透析工艺的装置,包括透析罐,所述透析罐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透析罐的顶部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转动安装有搅拌杆,搅拌杆的一端延伸至透析罐内,搅拌杆的另一端延伸至透析罐的上方,且固定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搅拌杆上固定套接有两个位于透析罐内的V型搅拌桨,且两个搅拌桨对称设置,透析罐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液管,透析罐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快捷,不仅能够大量的透析纯化胶原蛋白液,透析效率高,而且能够方便的更换透析架,保证透析的合格率,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析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胶原蛋白透析工艺的装置。
背景技术
胶原蛋白是生物高分子,动物结缔组织中的主要成分,也是哺乳动物体内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功能性蛋白,占蛋白质总量的25%~30%,某些生物体甚至高达80%以上。畜禽源动物组织是人们获取天然胶原蛋白及其胶原肽的主要途径,由于氨基酸组成和交联度等方面的差异,使得水产动物尤其是其加工废弃物皮、骨、鳞中所含有的丰富的胶原蛋白具有很多牲畜胶原蛋白所没有的优点,另外来源于海洋动物的胶原蛋白在一些方面明显优于陆生动物的胶原蛋白,比如具有低抗原性、低过敏性等特性。因此水产胶原蛋白可能逐步替代陆生动物胶原蛋白。现有的胶原蛋白在加工生产过程中,内部可能混入一些杂质,最终需要对其进行过滤纯化,可用于胶原蛋白的过滤纯化方法包括盐析法、透析法、离心法、电泳法和色谱法。
公开号为CN20995260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透析装置,透析装置包括透析桶、水平定位棒、竖直定位棒和搅拌装置;透析桶上设置有进液口和排液口;水平定位棒和竖直定位棒呈十字状设置在透析桶内,搅拌装置与透析桶连接,用于对透析桶内的透析液进行搅拌。但是该透析装置一次只能纯化透析袋内的胶原蛋白液,纯化量极少,效率低,磁力搅拌器可能导致胶原蛋白液飞溅出去,用夹子封口或用绳子扎口的透析袋,磁力转子可能与封口夹相互碰撞导致松口,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胶原蛋白透析工艺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胶原蛋白透析工艺的装置,包括透析罐,所述透析罐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透析罐的顶部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转动安装有搅拌杆,搅拌杆的一端延伸至透析罐内,搅拌杆的另一端延伸至透析罐的上方,且固定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搅拌杆上固定套接有两个位于透析罐内的V型搅拌桨,且两个搅拌桨对称设置,透析罐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液管,透析罐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且进液管和进水管均与透析罐相连通,透析罐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一定位槽,透析罐远离第一定位槽的一侧开设有凸型安装孔,且凸型安装孔位于进水管的下方,凸型安装孔内活动安装有侧门,侧门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把手,侧门靠近透析罐中心位置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定位槽,且第二定位槽与第一定位槽位置相对应设置,第二定位槽与第一定位槽内活动安装有同一个透析架,侧门一侧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凸型安装孔一侧内壁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槽,且两个螺纹槽分别与两个螺纹孔位置相对应设置,同一侧的螺纹孔和螺纹槽内螺纹安装有同一个螺钉。
优选的,所述透析罐靠近第一定位槽的一侧设有放置在地面上的储液箱,储液箱和透析罐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出液管,出液管位于第一定位槽的上方,且出液管的两端分别与储液箱和透析罐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透析罐的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且两个支撑板的顶侧均与透析架的底部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侧门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垫,且密封垫与透析罐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透析罐远离储液箱的一侧底部开设有出水管,且出水管位于凸型安装孔的下方,出水管与透析罐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益而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益而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884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