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流保护装置、直流升压装置及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88381.6 | 申请日: | 2020-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9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坤;安东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动力源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7/085 | 分类号: | H02H7/085;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祁献民 |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装置 直流 升压 装置 燃料电池 动力 系统 | ||
1.一种过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部,用于通过预设电路元件采集目标位置的目标电流信号并根据所述目标电流信号与预设电流阈值的大小关系,输出第一信号;
控制部,与所述监测部的输出端相连,当所述目标电流信号大于所述预设电流阈值时,所述第一信号切换为第一电平,所述第一电平通过所述控制部中的第一回路,触发电源与电机之间的预设开关断开;其中,所述预设开关的断开时刻与所述第一电平的切换时刻之间的断开时间间隔小于第一预设时长,所述第一电平为高电平或低电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还用于当所述目标电流信号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电流阈值时,所述第一信号切换为第二电平,所述第二电平通过所述控制部中的第二回路,触发电源与电机之间的预设开关闭合;其中,所述预设开关的闭合时刻与所述第二电平的切换时刻之间的闭合时刻间隔大于第二预设时长,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所述第二电平为高电平或低电平,且所述第二电平与所述第一电平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部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目标位置的目标电流信号;
比较模块,与所述采集模块相连,用于将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目标电流信号转变为目标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目标电压信号与预设电压阈值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
所述比较模块包括:目标电阻器,用于将所述目标电流信号转变为所述目标电压信号;参考电压源,用于提供与所述预设电压阈值对应的电压;运算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目标电阻器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参考电压源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
延时模块,一端与监测部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触发模块相连,用于对所述监测部输出的所述第一信号进行触发延时;
所述触发模块,一端与所述延时模块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预设开关相连,用于在所述延时模块的延时届满时,触发所述预设开关闭合或断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模块包括:
导通型延时组件,一端与所述监测部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触发模块的输入端相连,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为第一电平的情况下,对所述触发模块的输入端进行充电或放电;
电抗型延时组件,一端与所述监测部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触发模块的输入端相连,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为第二电平的情况下,对所述触发模块的输入端进行充电或放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型延时组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二极管、三极管、MOS管;所述电抗型延时组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电容器和电阻、电感器和电阻。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模块包括运算放大器和/或施密特触发器。
9.一种直流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升压装置中设置有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流保护装置。
10.一种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中设置有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流保护装置。
11.一种新能源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车辆中设置有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流保护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动力源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动力源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8838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手机充电器
- 下一篇:一种导电膜的导电引线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