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电站的蒸汽发生器排污驱动热泵供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87603.2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78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况会英;夏栓;邱健;施伟;武心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8 | 分类号: | F24D3/18;F22B37/5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安曼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站 蒸汽 发生器 排污 驱动 供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电站的蒸汽发生器排污驱动热泵供热系统,包括蒸汽发生器排污管道、排污扩容器、热网加热器、热泵机组、循环水系统,以及相连接的管道和阀门等,所述蒸汽发生器排污管道中配置了供热系统,所述供热系统具有两级加热,分别为第一、二级加热,所述第一级加热为热泵机组加热,所述第二级加热为排污流加热,通过供热加热器将蒸汽发生器的排污热量传递给供热系统。本实用新型从热能的综合利用角度出发,将蒸汽发生器的排污热量用于供热,减少抽汽供热,同时回收部分低品位热能,提高了核电机组的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站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和供热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电站的蒸汽发生器排污驱动热泵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核电站正常运行期间,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通过排出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的排污流对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的水化学性质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排污流经过冷却和净化后回收复用。核电机组运行过程中,为了维持凝汽器真空,大量热量通过循环水系统传输到海水中,不仅造成低品位热能的浪费,而且对海水造成热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核电机组运行过程中,为了维持凝汽器真空,大量热量通过循环水系统传输到海水中,不仅造成低品位热能的浪费,而且对海水造成热污染,进而提出的一种核电站的蒸汽发生器排污驱动热泵供热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该设计在蒸汽发生器排污管道中配置了供热系统,供热系统具有两级加热,第一级为热泵机组加热,第二级为排污流加热,通过供热加热器将蒸汽发生器的排污热量传递给供热系统。该配置从热能的综合利用角度出发,将蒸汽发生器的排污热量用于供热,减少抽汽供热,同时回收部分低品位热能,提高了核电机组的经济性。
优选的,通过排污扩容器后的蒸汽作为热泵机组的驱动源,用于回收循环水系统的部分热量,作为第一级加热,用于加热热网回水。
优选的,通过排污扩容器后的饱和水作为第二级加热,用于加热热泵机组热水出口管道的热网回水。
优选的,经过热泵机组和热网加热器的排水进入凝结水系统继续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核电站的蒸汽发生器排污驱动热泵供热系统,该设计在蒸汽发生器排污管道中配置了供热系统,供热系统具有两级加热,第一级为热泵机组加热,第二级为排污流加热,通过供热加热器将蒸汽发生器的排污热量传递给供热系统。通过排污扩容器后的蒸汽作为热泵机组的驱动源,用于回收循环水系统的部分热量,作为第一级加热,用于加热热网回水。通过排污扩容器后的饱和水作为第二级加热,用于加热热泵机组热水出口管道的热网回水。经过热泵机组和热网加热器的排水进入凝结水系统继续回收利用。
综上所述,该配置从热能的综合利用角度出发,将蒸汽发生器的排污热量用于供热,减少抽汽供热,同时回收部分低品位热能,提高了核电机组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核电站的蒸汽发生器排污驱动热泵供热系统的流程简图。
图中:1—反应堆压力容器;2—反应堆冷却剂管道;3—蒸汽发生器;4—主蒸汽管道;5—主给水管道;6—蒸汽发生器排污管道;7—排污隔离阀;8—排污扩容器;9—扩容后蒸汽管道;10—扩容后蒸汽隔离阀;11—排水;12—热泵机组;13—热网回水;14—热泵机组热水出水管道;15—热泵机组出水管道隔离阀;16—扩容后饱和水管道;17—扩容后饱和水隔离阀;18—热网加热器;19—热网供水管道;20—凝汽器;21—循环水出口;22—热泵机组冷水进口管道;23—热泵机组冷水泵;24—热泵机组冷水进口隔离阀;25—热泵机组冷水出口隔离阀;26—热泵机组冷水出口管道;27—循环水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876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肝胆外科引流袋
- 下一篇:一种用于子宫瘢痕妊娠与子宫憩室术后压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