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气控制柜的智能监测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87076.5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3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创容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G01K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控制 智能 监测 报警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控制柜的智能监测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与单片机连接的若干个温度信号采集单元,与单片机连接的报警单元和通讯单元,通过无线网络与通讯单元连接的监控中心;所述温度采集单元包括热电偶,与热电偶相连接的信号处理单元,以及与信号处理单元相连接的A/D转换单元;所述A/D转换单元与单片机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热电偶采集电气控制柜内的温度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处理后发送给单片机,当温度超过设置值时,则控制报警单元报警,同时将实时监测到的温度数据发送给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可实时的了解到电气控制柜的温度情况,相较于人工巡检,其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监测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电气控制柜的智能监测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电气控制柜是变电站的主要设备之一,在整个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起关举足轻重的作用。电气控制柜事故起因多为电气控制柜动触头、静触头、电缆接头、等处的虚接、材料老化、磨损、过载等原因造成接触电阻过大,运行中过热,最后导致绝缘烧损,形成线间或相间短路,瞬间引发为灾。因此,电气控制柜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温度监测,防止温度过高。
传统对电气控制柜的监测主要采用定期人工巡检的方式,由于巡检间隔时间长,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已无法满足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无法适应现代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管理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化程度高的电气控制柜的智能监测报警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气控制柜的智能监测报警系统,包括单片机,与单片机连接的若干个温度信号采集单元,与单片机连接的报警单元和通讯单元,通过无线网络与通讯单元连接的监控中心;所述温度采集单元包括热电偶,与热电偶相连接的信号处理单元,以及与信号处理单元相连接的A/D转换单元;所述A/D转换单元与单片机相连接。
进一步的,若干个温度信号采集单元通过RS485总线与单片机相连接。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与热电偶相连接的放大电路,与放大电路相连接的比较电路,与比较电路相连接的温度补偿电路,以及与温度补偿电路相连接的稳频电路。
所述放大电路包括三极管VT1,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热电偶相连接的电容C2,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热电偶相连接的电阻R1,串接在三极管VT1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2,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热电偶相连接的电阻R3;所述三极管VT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均与比较电路相连接,其发射极还接地。
所述比较电路包括放大器P,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容C3后与放大器P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4,P极经电容C4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5后与放大器P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一端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7后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阻R6;所述放大器P的输出端与温度补偿电路相连接。
所述温度补偿电路包括三极管VT2,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5,一端经电阻R13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9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位器R8,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热敏电阻R11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0,串接在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12;所述电位器R8和电阻R9的连接点与电阻R10和热敏电阻R11的连接点相连接,电位器R8和电阻R13的连接点与热电偶相连接,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稳频电路相连接。
所述稳频电路包括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容C7后与A/D转换单元相连接的电容C6,一端与电容C6和电容C7的连接点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5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创容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创容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870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伺服夹具单元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加气块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