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砾石床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85350.5 | 申请日: | 2020-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5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迟国梁;陈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E02B3/12;E02B3/02;E02B7/1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律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14 | 代理人: | 王伟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砾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砾石床,包括至少三道沿水流方向间隔布置的砾石堰,各个砾石堰的高度和宽度沿水流方向依次变小,每个砾石堰的背水坡一侧铺设有砾石堆。通过在河床沿水流方向依次布置有至少三道砾石堰,且各个砾石堰的高度和宽度沿水流方向依次变小,改造河床微地形,使河床的微地形结构更丰富,且相邻的两个砾石堰之间形成滞水区,形成小型的渠陂系统,以阻滞水流,增加水流与砾石的接触时间,提升河水的净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生态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砾石床。
背景技术
生态砾石床的构筑方法通常是在河床上平铺不同粒径的鹅卵石或砾石,研究人员更多关注砾石的选型和铺设方式,很少考虑通过改造河床微地形等方式,来提升河水净化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砾石床,能够通过改造河床微地形,来提升河水净化效果。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砾石床,包括至少三道沿水流方向间隔布置的砾石堰,各个砾石堰的高度和宽度沿水流方向依次变小,每个砾石堰的背水坡一侧铺设有砾石堆。
通过在河床沿水流方向依次布置有至少三道砾石堰,且各个砾石堰的高度和宽度沿水流方向依次变小,改造河床微地形,使河床的微地形结构更丰富,且相邻的两个砾石堰之间形成滞水区,形成小型的渠陂系统,以阻滞水流,增加水流与砾石的接触时间,提升河水的净化效果,且通过在砾石堰的背水坡一侧铺设有砾石堆,增加水体复氧能力。
下面对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进一步的是,迎接水流的第一道砾石堰的高度高于常水位30cm,其他砾石堰的高度沿水流方向依次降低5-10cm,砾石堰的宽度为30-50cm。
进一步的是,砾石堰由多种粒径不同的第一块石堆砌而成,第一块石按粒径由大到小从下往向上依次堆叠,第一块石之间的空隙填充有砾石。使砾石堰的结构更稳固。
进一步的是,第一块石的粒径为20-50cm,砾石堰的迎水坡和背水坡的坡比均为1:1。
进一步的是,砾石堆为斜坡结构,砾石堆的高度沿水流方向依次降低。砾石堆紧邻砾石堰一侧的高度最高,该砾石堆采用缓坡样式布设以消减水能,增加溶氧,且进一步增加水流与砾石堆的接触时间,使河水净化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是,砾石堆由多种粒径不同的砾石堆砌而成,砾石按粒径由大到小从下往向上依次堆叠。使砾石堆的结构更稳固。
进一步的是,砾石的粒径为5-20cm。
进一步的是,砾石堆与沿水流方向的下一道砾石堰之间种植有净水植物,净水植物位于岸边两侧的缓流区。该砾石床不仅通过砾石对河水进行净化,还通过净水植物对河水进行净化,同时形成动静结合的水景观效果,美化景观。
进一步的是,砾石堆与沿水流方向的下一道砾石堰之间均匀布置有若干第二块石,第二块石背向水流方向的一侧也种植有净水植物。第二块石对砾石堆过滤的水进行阻挡,形成浪花或漩流以增加溶氧,且在第二块石后种植净水植物,进一步提高水质和美化景观。
进一步的是,净水植物为矮生苦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河床沿水流方向依次布置有至少三道砾石堰,且各个砾石堰的高度和宽度沿水流方向依次变小,改造河床微地形,使河床的微地形结构更丰富,且相邻的两个砾石堰之间形成滞水区,形成小型的渠陂系统,以阻滞水流,增加水流与砾石的接触时间,提升河水的净化效果,且通过在砾石堰的背水坡一侧铺设有砾石堆,增加水体复氧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砾石床的平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853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环保型纸箱印刷设备
- 下一篇:一种冷转移降焦环保多功能卷烟水松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