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研磨废水处理及回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83923.0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76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谢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前海泰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余梅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19 | 代理人: | 钟火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研磨 废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研磨废水处理及回用装置,包括用于吸附金属粉末的磁分离槽,用于沉降颗粒物的混凝槽以及用于固液分离的旋流分离槽;磁分离槽位于混凝槽的一侧,旋流分离槽位于混凝槽另一侧,磁分离槽内设有用于吸附金属粉末的金属吸收器,磁分离槽与混凝槽通过设有的第一进水口连通,旋流分离槽内设有旋流器,旋流器包括进水管和旋流盘,进水管的顶部与混凝槽连通,进水管的底部与旋流盘连通,旋流盘沿其径向设有旋流板,进水管内的废水打在旋流板上并向上飞溅并形成旋流。它的优点是设置金属吸收器可以收集重金属粉末或者粒子,杜绝重金属外排污染;尽量利用废水自身的絮凝性能,减少药剂使用量,降低吨水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机械研磨废水处理及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发展的需求,国内的工业产业正在不断地扩大发展规模,在各种制造业中,特别是金属加工、电镀等行业均存在大量的研磨和抛光工序,在相应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研磨废水和抛光污水,结合研磨工况用料及添加剂,该部分废水主要含油、重金属粉末及粒子、研磨料形成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以及研磨剂类有机物质等,如果废水直接排放自然水体或下水道,将给环境带来很大的污染负荷冲击和破坏,同时损害人居生态环境,同时也造成重金属资源的浪费。
现有技术中,针对机械研磨废水的处理系统存在处理效率较低,难以有效处理达标、药剂用量大、重金属不能合理回收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机械研磨废水处理及回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机械研磨废水处理及回用装置,包括用于吸附金属粉末的磁分离槽,用于沉降颗粒物的混凝槽以及用于固液分离的旋流分离槽;所述磁分离槽位于混凝槽的一侧,所述旋流分离槽位于混凝槽另一侧,所述磁分离槽内设有用于吸附金属粉末的金属吸收器,所述磁分离槽与混凝槽通过设有的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旋流分离槽内设有旋流器,所述旋流器包括进水管和旋流盘,所述进水管的顶部与混凝槽连通,进水管的底部与旋流盘连通,所述旋流盘沿其径向设有旋流板,进水管内的废水打在旋流板上并向上飞溅并形成旋流。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机械研磨废水处理及回用装置还包括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包括初级沉降槽和均量槽,所述初级沉降槽和均量槽之间通过设有的T形过水管连通,所述均量槽通过设有的第一出水管与磁分离槽连接,均量槽内的废水通过第一出水管进入磁分离槽内。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均量槽内设有第一液位控制器,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端连接有提升泵,所述第一液位控制器与提升泵连接。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金属吸收器转动设置在磁分离槽内,所述金属吸收器连接有用于检测金属吸收器重力的重力感应器。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混凝槽内设有搅拌器,所述混凝槽的顶部设有酸液投加器,PAC投加器,PAM投加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机械研磨废水处理及回用装置还包括中间槽,所述旋流分离槽的顶部内壁设有环形的出水堰,所述出水堰与中间槽连通。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机械研磨废水处理及回用装置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与中间槽通过设有第二出水管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连接有过滤反洗一体水泵,所述中间槽内设有第二液位控制器,所述第二液位控制器与过滤反洗一体水泵连接。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旋流器的底部设有漏斗,所述漏斗的顶部设有支撑旋流盘的支撑块。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金属吸收器为磁性件。
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设置金属吸收器可以收集重金属粉末或者粒子,杜绝重金属外排污染;本实用新型考虑废水水质及净化机理,废水处理达标;尽量利用废水自身的絮凝性能,减少药剂使用量,降低吨水运行成本;充分考虑废水处理出水的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前海泰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前海泰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839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