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大型单壳体渣浆泵的分体式叶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83798.3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9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丁昆鹏;王丽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澳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7/04 | 分类号: | F04D7/04;F04D29/22;F04D2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陈月婷 |
地址: | 050090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区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大型 壳体 渣浆泵 体式 叶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渣浆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大型单壳体渣浆泵的分体式叶轮,包括上叶轮和下叶轮,所述上叶轮的位置与下叶轮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上叶轮顶面环绕开凿有四组贯穿螺纹状固定孔,所述固定孔顶部开凿有沉头槽,所述固定孔内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转动连接有下叶轮。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螺杆对应固定孔转动连接,并使得螺杆末端转动连接下叶轮,其中螺杆头对应沉头槽进行卡合,使得上叶轮和下叶轮形成整体,采用分体组合式叶轮,分开成型,便于减少残次品,便于提高生产效率,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渣浆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大型单壳体渣浆泵的分体式叶轮。
背景技术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缘并获得能量,以高速离开叶轮外缘进入蜗形泵壳,在蜗形泵壳中,液体由于流道的逐渐扩大而减速,又将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最后以较高的压力流入排出管道,送至需要场所。
由于叶轮结构复杂,曲面较多,一体成型成型困难,尤其是大型单壳体的渣浆泵,容易造成成型缺陷或者裂缝,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大型单壳体渣浆泵的分体式叶轮,分体组合式叶轮,分开成型,便于减少残次品,便于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型单壳体渣浆泵的分体式叶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大型单壳体渣浆泵的分体式叶轮,包括上叶轮和下叶轮,所述上叶轮的位置与下叶轮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上叶轮顶面环绕开凿有四组贯穿螺纹状固定孔,所述固定孔顶部开凿有沉头槽,所述固定孔内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转动连接有下叶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叶轮顶面开凿有圆环内陷状固定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叶轮顶面中部开凿有火山口状定位框,所述定位框中部开凿有贯穿状的定位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叶轮底端环绕开凿有鱼鳍状的尾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大型单壳体渣浆泵的分体式叶轮,通过上叶轮和下叶轮的设置,通过将螺杆对应固定孔转动连接,并使得螺杆末端转动连接下叶轮,其中螺杆头对应沉头槽进行卡合,使得上叶轮和下叶轮形成整体,采用分体组合式叶轮,分开成型,便于减少残次品,便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大型单壳体渣浆泵的分体式叶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大型单壳体渣浆泵的分体式叶轮的下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尾鳍1;下叶轮2;固定孔3;上叶轮4;定位孔5;定位框6;固定槽7;沉头槽8;螺杆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澳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澳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837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可移动式西药架
- 下一篇:一种全密封式带式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