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三芯返捻绞包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82996.8 | 申请日: | 2020-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0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周斌;颜志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硕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李龙 |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三芯返捻绞 包机 | ||
一种智能三芯返捻绞包机,包括箱体、支撑杆、放线盘、转动杆、第一张紧组件和导线;箱体内设有水平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支撑杆两端分别与箱体内壁连接;三组放线盘套设在支撑杆上;盒体通过连接杆与第二通孔孔壁连接;第一锥齿轮与转动杆键连接;第二锥齿轮位于盒体内,第二锥齿轮与螺杆键连接,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螺杆与挡板连接;摩擦块穿过第三通孔伸出支撑杆外周;螺杆配合旋入螺纹孔内;转动杆水平穿过三组盒体与箱体内壁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立式结构,使占地面积更小,便于搬运转移;设置第一张紧组件和第二张紧组件,使导线时刻处于拉紧状态,有效防止松弛状态下的导线进行绞合,保证了绞合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绞包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三芯返捻绞包机。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输线缆都通过单绞机来绞合,再经包带机进行线缆外周包带,但绞合和包带通常为两台设备,且均为卧式,占地面积大,不便搬运;且现有绞合生产中,需要绞合的导线可能因为放线盘的放线不均以及设备震动等因素导致导线处于松弛状态下进行绞合,不但影响成品线缆的外观质量,同时弯曲松弛的导线进行绞合时容易破坏导线表面晶体结构,影响数据的传输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三芯返捻绞包机,本装置为立式结构,占地面积小,便于搬运转移,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张紧组件和第二张紧组件对导线进行张紧,保证导线在绞合时为拉紧状态,提高绞合质量。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三芯返捻绞包机,包括箱体、支撑杆、放线盘、转动杆、第一张紧组件、导线、绞合机构、包带机构和收线机构;第一张紧组件包括盒体、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挡板、螺杆、摩擦块和连接杆;
箱体内设有水平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位于第二隔板上方;支撑杆位于第一隔板上方,支撑杆两端分别与箱体两侧内壁连接,支撑杆内设有水平的第二通孔;三组放线盘套设在支撑杆上,放线盘与支撑杆转动连接;
盒体位于第二通孔内,盒体通过多组连接杆与第二通孔孔壁连接;转动杆水平穿过盒体左右两侧开设的过孔;第一锥齿轮位于盒体内,第一锥齿轮与转动杆键连接;第二锥齿轮位于盒体内,第二锥齿轮套设在螺杆上,第二锥齿轮与螺杆键连接,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螺杆一端与挡板连接,螺杆另一端穿过盒体上端开设的过孔并伸出盒体外;挡板设置在盒体右侧内壁上;支撑杆周壁上设有第三通孔;摩擦块设有竖直的螺纹孔,摩擦块穿过第三通孔伸出支撑杆外周;螺杆配合旋入螺纹孔内;转动杆一端设有旋钮且位于箱体外,转动杆另一端水平穿过箱体右侧开设的第一通孔和三组第一张紧组件中的盒体并与箱体左侧内壁转动连接;
三组导线经过设置在第一隔板上的绞合机构绞合后再经设置在第二隔板上的包带机构包带处理,最后由设置在箱体底部的收线机构进行收线。
优选的,导线从放线盘上松下再经过第二张紧组件后进入绞合机构进行绞合;第二张紧组件包括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活动支架、固定块、弹簧和固定支架;第一导向轮通过固定支架设置在第一隔板上,第二导向轮通过活动支架设置在第一隔板上,第二导向轮位于第一导向轮和绞合机构之间,第二导向轮离地高度大于第一导向轮离地高度;活动支架与第一隔板转动连接;固定块设置在第一隔板上,固定块位于活动支架与绞合机构之间;弹簧一端与固定块连接,弹簧另一端与活动支架连接,弹簧倾斜设置;第二张紧组件设置三组,三组第二张紧组件围绕绞合机构圆周分布,三组第二张紧组件与三组导线一一对应。
优选的,第二锥齿轮、挡板、螺杆、摩擦块和第三通孔组成摩擦组件,摩擦组件设置多组,多组摩擦组件围绕转动杆进行圆周分布。
优选的,摩擦块背向盒体的端部为弧形,且与放线盘内周壁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硕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硕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829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显示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