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磨铜铁基含油轴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82421.6 | 申请日: | 2020-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1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李献举;程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冠强粉末冶金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33/06 | 分类号: | F16C33/06;F16C33/08;F16C33/10;F16C37/00;F16C27/02;F16C2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铜铁基 含油 轴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磨铜铁基含油轴承结构,其包括耐磨体与含油体,所述耐磨体的中心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壁上设有一个以上的耐磨环,所述耐磨环突出于所述轴孔内壁面,所述耐磨体沿轴向均布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轴孔间设置有油孔,所述含油体为润滑条,所述润滑条处于通孔内。本实用新型具有耐磨性能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磨铜铁基含油轴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含油轴承,即多孔质轴承,以金属粉末为主要原料,含油轴承是用粉末冶金法制作的烧结体,其本来就是多孔质的,而且具有在制造过程中可较自由调节孔隙的数量、大小、形状及分布等技术上的优点;并利用烧结体的多孔性,使之含浸10%~40%(体积分数)润滑油,于自行供油状态下使用;随着含油轴承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都运用到了含油轴承,大量企业加入了含油轴承行业。
传统的含油轴承的内表面设计为光滑面,当含油轴承内部安装转轴长时间工作时,耐磨性差,易造成含油轴承内表面失圆,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铜铁基含油轴承结构,解决含油轴承耐磨性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耐磨铜铁基含油轴承结构,包括耐磨体与含油体,所述耐磨体的中心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壁上设有一个以上的耐磨环,所述耐磨环突出于所述轴孔内壁面,所述耐磨体沿轴向均布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轴孔间设置有油孔,所述含油体为润滑条,所述润滑条处于通孔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润滑条采用多孔质的铜粉材质,孔隙度较高,耐磨环略凸出于轴孔内壁面用于与转轴接触,增加耐磨体的耐磨性,转轴运转时因摩擦而发热,耐磨环将热量快速传递至含油体上,含油体受热,使得含油体内的润滑油通过油孔溢出至耐磨体与转轴之间的间隙进行润滑,延长耐磨体使用寿命的同时保证了耐磨体的润滑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润滑条内设有散热柱,所述散热柱的其中一端部上设有散热条,所述散热条贴合在所述耐磨体的其中一端面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散热条与散热柱的相互配合,能够很方便的带动润滑条移动,进而方便安装与拆卸润滑条,即,可施加外力使得散热条脱离耐磨体表面,进而能间接带动润滑条脱离耐磨体。并且当润滑油不足时,可以快速更换含油体,保留原有的耐磨体;当耐磨体损坏,只需要快速更换耐磨体,保留原有的含油体,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条与耐磨体通过锁定件安装有缓冲垫。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垫减少散热条和耐磨体间的摩擦,间接提高耐磨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件包括安装槽、安装块,所述安装槽开设在耐磨体上,所述安装块安装在缓冲垫上且与安装槽卡接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块卡接在安装槽内时,能使缓冲垫紧密贴合在耐磨体上,同时,当需要更换缓冲垫时,施加外力使得安装块脱离卡槽即可,从而方便安装与拆卸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孔内壁上设有凸起,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凸起卡接在凹槽内,所述凸起突出于所述轴孔内壁面,所述凸起与所述耐磨环突出的厚度相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凸起卡接凹槽内时,能进一步锁定安装块的位置,进而间接便于锁定缓冲垫的位置,避免缓冲垫的位置发生偏移的情况,凸起与耐磨环材质相同,针对此,能进一步提高耐磨体的耐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环采用传热性能好且耐磨性好的铬铜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冠强粉末冶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冠强粉末冶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824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对开尾门拉锁结构
- 下一篇:一种茶树种植防虫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