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主动控制摆式双频电磁阻尼结构及阻尼转子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80347.4 | 申请日: | 2020-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1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白宇杰;贾春奇;吴庭苇;梁长记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F16F6/00 | 分类号: | F16F6/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孙兵 |
| 地址: | 30018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控制 摆式 双频 电磁 阻尼 结构 转子 | ||
1.一种主动控制摆式双频电磁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阻尼器本体、下部阻尼器本体、将上部阻尼器本体和下部阻尼器本体同时容纳在内腔中的阻尼器座(6)、盖设在阻尼器座(6)上的阻尼器盖(1);
所述阻尼器座(6)中盛装有阻尼油,所述上部阻尼器本体和下部阻尼器本体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10)连接,且下部阻尼器本体通过支杆(7)与阻尼器座(6)内腔底部连接,上部阻尼器本体和下部阻尼器本体在阻尼油中震荡,从而消耗所述上部阻尼器本体上端连接的振动源的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控制摆式双频电磁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阻尼器本体包括:活动插接在阻尼器盖(1)上开设的通槽中的上振动块(11)、上振动块(11)周围缠绕的上电磁线圈(12)、与上电磁线圈(12)平行设置配对的上激励线圈(2),所述上激励线圈(2)安装在阻尼器座(6)的内腔上,上电磁线圈(12)和上激励线圈(2)配对,从而对上振动块(11)施加电磁力消耗上振动块(11)上端连接的振动源的能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控制摆式双频电磁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阻尼器本体包括:通过柔性连接件(10)与上振动块(11)连接的下振动块(8)、下振动块(8)周围缠绕的下电磁线圈(9)、与下电磁线圈(9)平行设置配对的下激励线圈(4),所述下激励线圈(4)安装在阻尼器座(6)的内腔上,下电磁线圈(9)和下激励线圈(4)配对,从而对下振动块(8)施加电磁力进一步消耗上方传递过来的振动源的能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控制摆式双频电磁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座(6)的侧壁上端设有上接线口(3)和下接线口(5),通过上接线口(3)和下接线口(5)分别对上激励线圈(2)和下激励线圈(4)进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控制摆式双频电磁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激励线圈(2)和下激励线圈(4)均至少有两组,且上激励线圈(2)关于上振动块(11)中心轴对称,下激励线圈(4)关于下振动块(8)中心轴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控制摆式双频电磁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盖(1)和阻尼器座(6)采用相互密封插接设置。
7.一种阻尼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主动控制摆式双频电磁阻尼结构,且上部阻尼器本体连接有轴承副(13),且轴承副(13)中转动插接有支承件(14),且支承件(14)上端连接转子(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未经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8034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偏心检查井检测管道缺陷的潜望镜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键盘用清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