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排水渠用淤泥清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79978.4 | 申请日: | 2020-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24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鹭港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F3/88 | 分类号: | E02F3/88;E02F5/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排水渠 淤泥 清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排水渠用淤泥清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右侧上端固定安装有把手,装置主体下端固定安装有移动轮,装置主体下端正面活动安装有驱动条,则当动传动齿轮旋转,能驱使弧形设置的驱动条,带动刮淤板以右侧为中心进行转动,从而能适应不同深度水渠的清淤工作,通过传送带为竖直且下端向左的倾斜设置,则当传送带与外部电源连通启动后,一侧内凹的器皿设置的收淤器对刮淤板上的淤泥进行收集后向上带动,到达传送带最高点后,向下倾倒在装置主体内部,完成对淤泥进行收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排水渠用淤泥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农业灌溉是民生水利工程中的重要一项,为将水资源运输至开垦出的田地中人们多数会修建水渠,水渠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积累淤泥,长久后阻碍水渠通道,影响水渠的使用,且水渠中的淤泥可以和泥土混合在一起用有农作物的育苗。
但现有的水渠清淤装置,缺少对不同深度水渠进行适配清理的同时,大都直接将清理出的淤泥向外排出,无法回收利用,的同时污染水渠周围的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水利工程排水渠用淤泥清除装置,以解决普通设置水渠淤泥清理装置缺少对不同深度水渠适应且无法回淤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排水渠用淤泥清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右侧上端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装置主体下端固定安装有移动轮,所述装置主体下端正面活动安装有驱动条,所述装置主体下端正面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驱动条下端固定连接有刮淤板,所述装置主体正面中端右侧开设有出渣口,所述装置主体内部左侧固定安装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外侧固定安装有收淤器,所述装置主体内部中端固安装有隔板,所述装置主体右侧中端活动安装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左右两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端活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过滤装置右侧下端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装置主体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齿轮正面固定连接有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条为弧形设置,所述传动齿轮设置在驱动条内凹一侧,且与驱动条咬合连接,所述刮淤板右端与装置主体下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为竖直且下端向左的倾斜设置,所述传送带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传送带下端设置在刮淤板上方,所述收淤器为一侧内凹的器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为与传送带相同角度的倾斜设置,所述过滤装置内侧设置有过滤网,且设置在隔板上端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与装置主体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右侧固定连接有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机,所述驱动齿轮与齿条咬合连接,且外侧仅一半轮齿设置,所述过滤装置与出渣口为水平相对设置。
一种水利工程排水渠用淤泥清除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装置通过电机带动传动齿轮旋转,从而驱使弧形设置的驱动条,带动刮淤板以右侧为中心进行转动,从而能适应不同深度水渠的清淤工作,通过传送带利用其外侧的收淤器,对刮淤板上的淤泥进行收集后向上带动,到达传送带最高点后,向下倾倒在装置主体内部,从而达到回收淤泥的效果。
(2)该装置同时通过过滤装置两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而活动杆上端活动连接有固定杆,使得当驱动齿轮在右侧电机的带动下旋转时,能利用驱动齿轮外侧一半轮齿的设置,使得能间歇咬合齿条,带动过滤装置前后荡动,使得过滤装置上端过滤出的杂质能向过滤装置正面移动,而后再从出渣口排出,使得不用对过滤装置上堆积的杂质进行清理,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主体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主体内部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鹭港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鹭港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799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