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78220.9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3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苏立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牛蕊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施工 除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包括具有第一集尘腔的第一壳体,和上下贯通设置的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的顶部和第二壳体间设有连接管,在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集尘腔的顶部相连通的进气管,进气管的出气端位于连接管进气端的下方,在第一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出尘口,在第二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二出尘口,位于进气管下方的第一集尘腔的横截面面积沿着高度方向向下渐小设置;在第二壳体内设有滤芯,并在第二壳体的顶部设有驱动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集尘腔的形状,能够使得流入其内的大部分粉尘可收集在第一集尘腔内,从而提高对粉尘的回收效果,并能够有效减少流经滤芯的粉尘量,而可利于延长滤芯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粉尘,这种粉尘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目前,市场上已有用于吸尘除尘的设备,但这种设备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在使用时的集尘效果差,另外,借助滤芯的除尘设备中的滤芯很容易就会因吸附粉尘而堵塞,从而影响除尘设备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以便于对建筑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并具有较好的除尘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安装于机架上,所述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包括:
壳体,包括具有第一集尘腔的第一壳体,和上下贯通设置的第二壳体,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间设有连接管,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于所述第一集尘腔的顶部相连通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位于所述连接管进气端的下方,且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出尘口,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二出尘口,且位于所述进气管下方的所述第一集尘腔的横截面面积沿着高度方向向下渐小设置;
滤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并位于所述连接管的上方;
驱动部,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以驱使外部气流流入所述进气管。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集尘腔上方、并连通设置的第三集尘腔,且所述第三集尘腔的横截面沿着高度方向向下渐大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集尘腔的最大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集尘腔的最大横截面积。
进一步的,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设有插装口,对应于所述插装口的上下两端面,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上设有支撑凸起,并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安装有封堵所述插装口的挡板。
进一步的,于所述挡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弹性伸出的定位柱,并于所述壳体上设有供所述定位柱插入的定位槽。
进一步的,于所述第一出尘口处连接有第一集尘箱,于所述第二出尘口处连接有第二集尘箱。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呈外扩设置的喇叭状。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为风机。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滤芯和所述驱动部之间的所述第二壳体呈尖部朝上布置的圆台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通过将进气管设置在第一集尘腔的顶部,和连接管与进气管在空间上的高度关系,可使得流入第一壳体内的粉尘会因自身重力,以及呈锥状的第一集尘腔的设置,可使得大部分粉尘会顺着第一集尘腔的内壁向下滑落至第一出尘口。如此能够提高粉尘的收集效率、并有效减少流经滤芯的粉尘量,从而有效延长滤芯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清理的周期。另外,滤芯的底面为进风面一部分被其隔离的粉尘会掉落到第二出尘口,从而有效提高整个除尘装置的除尘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782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