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支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76805.7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85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强;罗学辉;杜绍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绍龙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10 | 代理人: | 陈丽嫦 |
地址: | 528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肘关节 康复训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支具,包括大臂支板、肩绳和手托固定块,所述大臂支板的内侧设置有海绵垫,且大臂支板的下方均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下方均设置有立杆,且立杆的下方均设置有旋转杆连接块,所述旋转杆连接块的下方均设置有旋转杆,且旋转杆的下方均设置有小臂支板连接杆,所述小臂支板连接杆的下方均设置有小臂支板固定块,且小臂支板固定块的下方设置有小臂支板,所述小臂支板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支具,通过设置限位板,由于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的佩戴该装置,这样可以将所需康复部位进行更好的固定,避免因晃动对所需康复部位造成损伤,提高该装置的康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支具。
背景技术
支具又称矫形器,是一种以减轻四肢、脊柱、骨骼肌系统的功能障碍为目的的体外支撑装置。具有稳定关节、保护植骨或骨折处以代替负重、临时外固定、 矫正畸形或防止畸形加重、代替功能、协助手部功能练习、补足长度等作用,在肘关节的康复训练中,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支具必不可少。
传统的肘关节康复训练支具,由于该装置的构造较为简单,在长时间的佩戴下,往往无法完全固定住需要康复的部位,导致患者的康复过程较长,降低了该装置的康复效率,延长了患者的康复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支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支具,包括大臂支板、肩绳和手托固定块,所述大臂支板的内侧设置有海绵垫,且大臂支板的下方均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下方均设置有立杆,且立杆的下方均设置有旋转杆连接块,所述旋转杆连接块的下方均设置有旋转杆,且旋转杆的下方均设置有小臂支板连接杆,所述小臂支板连接杆的下方均设置有小臂支板固定块,且小臂支板固定块的下方设置有小臂支板,所述小臂支板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肩绳设置在小臂支板的右方外侧,且肩绳的右方外侧设置有肩垫,所述手托固定块均设置在小臂支板的下方,且手托固定块的下方设置有手托,所述手托的下方设置有手托海绵垫。
优选的,所述海绵垫与大臂支板之间为卡槽连接,且海绵垫与大臂支板之间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大臂支板的下端通过升降杆的外壁与立杆的内壁升降连接,且升降杆关于大臂支板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旋转杆连接块的下端通过旋转杆的外壁与小臂支板连接杆的上端旋转连接,且小臂支板连接杆关于小臂支板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小臂支板连接杆与小臂支板固定块之间紧密贴合,且小臂支板连接杆与小臂支板固定块之间为卡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关于小臂支板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限位板的外壁与小臂支板的内壁均为开孔式设计。
优选的,所述肩绳与小臂支板之间紧密贴合,且肩绳与小臂支板之间为卡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手托的外壁与小臂支板的外壁均为开孔式设计,且手托的中轴线与小臂支板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支具,通过设置海绵垫,由于在康复的过程中,患者需要长时间佩戴该装置,这样可以对患者的臂膀进行保护,避免因长时间佩戴该装置,导致不适,提高该装置的舒适性;
2、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支具,通过设置升降杆,这样可以在需要对该装置进行高度调节时,可以将大臂支板通过升降杆升降至合适位置,方便使用人员的操作,节省操作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绍龙,未经杜绍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768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片状式径向浓缩机
- 下一篇:一种会计核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