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铸件铆合散热片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76137.8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8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凯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B21D37/10;B21D5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 |
地址: | 5237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铸 件铆合 散热片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铸件铆合散热片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由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形成,所述上模机构位于所述下模机构的正下方;所述下模机构包括下模座、下模件,所述下模件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所述下模件由多个斜向排列的齿板形成,所述齿板之间相互平行而设且相邻齿板之间设有安装间隙;所述齿板呈长方体条状结构,所述齿板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铆合孔;所述安装间隙内竖直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下端插接于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所述散热板的上端为自由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铆合模具,可以使压铸件的压铸过程中将散热片铆合在压铸件上,不仅散热片的固定效果好,而且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铸件铆合散热片的模具。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压铸件,在其生产以及使用过程中常常需要在其表面设置一些散热片进行散热,使压铸件上的温度能够快速散发出去以确保其制造使用性能。目前常见的在压铸件上固定散热片的方式是采用胶水粘接或者直接通过焊接固定完成,这种散热片固定方式生产效率低而且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铸件铆合散热片的模具来解决上述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铸件铆合散热片的模具,包括:
模具本体,由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形成,所述上模机构位于所述下模机构的正下方;
所述下模机构包括下模座、下模件,所述下模件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
所述下模件由多个斜向排列的齿板形成,所述齿板之间相互平行而设且相邻齿板之间设有安装间隙;
所述齿板呈长方体条状结构,所述齿板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铆合孔;
所述安装间隙内竖直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下端插接于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所述散热板的上端为自由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正中间设置有一排立柱,所述立柱的高度大于所述齿板的高度,且所述立柱的连线将所述齿板分为前齿部分、后齿部分,所述前齿部分与后齿部分的齿板相互对称而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齿板的斜向角度为45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散热板插接的插槽,所述插槽与所述安装间隙在位置及数量上一一对应,且所述插槽是由两个平行相对而设的插条形成,所述散热板的下端为卷边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插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散热板的厚度且小于散热板厚度的两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间隙的宽度为所述散热板厚度的3 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下模座上还设置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
挡块套筒,水平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模座上方,所述挡块套筒内部滑动设置有防护挡块,所述防护挡块的内端连接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电磁铁;
电控组件,所述挡块套筒的上方固定设置有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铁的通电;
所述电控组件包括:
外壳体,呈空腔壳体结构,所述外壳体固定设置于所述挡块套筒的正上方;
从动转轴,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转动设置有从动转轴,所述从动转轴上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齿形部分从所述外壳体伸出,且所述从动齿轮与固定在上模机构上的齿条啮合;
导电分离齿轮,套设于所述从动转轴上,所述导电分离齿轮分为齿轮部和导电套部,所述导电套部外接电源线,且与所述齿轮部摩擦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凯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凯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761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批量型钢的除杂除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市政用防误伤手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