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结构桁架自适应吊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73018.7 | 申请日: | 2020-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0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凯 |
| 主分类号: | B66C1/14 | 分类号: | B66C1/14;B66C13/08;B65G13/11 |
| 代理公司: | 淮安睿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72 | 代理人: | 汤小东 |
| 地址: | 056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结构 桁架 自适应 吊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钢结构桁架自适应吊装结构,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包括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万向轮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移动平台,所述第一移动平台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滚柱,所述第一移动平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套环,所述上套环的内部插接有连接柱。该钢结构桁架自适应吊装结构,通过万向轮、限位板、第一移动平台、滚柱、桁架主体、钢丝绳和吊钩的配合设置,桁架主体能够轻松调整位置,解决了现有的吊点不准使桁架主体受到损伤的情况;通过万向轮、第一移动平台、上套环、下套环、连接柱和第二移动平台的配合设置,使小的移动平台快速组装成大移动平台,解决了现有的底部辅助吊装结构不便于配合就位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钢结构桁架自适应吊装结构。
背景技术
桁架:一种由杆件彼此在两端用铰链连接而成的结构。桁架由直杆组成的一般具有三角形单元的平面或空间结构,桁架杆件主要承受轴向拉力或压力,从而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在跨度较大时可比实腹梁节省材料,减轻自重和增大刚度。桁架的优点是杆件主要承受拉力或压力,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节约材料,减轻结构重量。常用的有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桁架、预应力混凝土桁架、木桁架、钢与木组合桁架、钢与混凝土组合桁架。钢结构桁架需要吊装安装,现有的吊装就是把桁架用吊钩吊起。
现在的产品具有以下缺点:
1、桁架的重量较大,吊钩的起吊位置不准容易破坏桁架的受力结构,使桁架受到损伤;
2、桁架的面积较大,底部的辅助吊装结构不便于配合就位。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钢结构桁架自适应吊装结构,通过在万向轮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移动平台,第一移动平台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滚柱,桁架主体的一侧设置有钢丝绳,钢丝绳在远离桁架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吊钩,上套环的内部插接有连接柱,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钢结构桁架自适应吊装结构,包括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万向轮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移动平台,所述第一移动平台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滚柱,所述第一移动平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套环,所述上套环的内部插接有连接柱,所述第一移动平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平台,所述第一移动平台的顶部设置有桁架主体,所述桁架主体的一侧设置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在远离桁架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吊钩。
可选的,所述万向轮通过轮轴与第一移动平台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平台的长度为十米。
可选的,所述滚柱通过转轴与第一移动平台活动连接,所述滚柱的顶部所处的水平面高度高于第一移动平台顶部所处的水平面高度。
可选的,所述上套环与连接柱相适配,所述第二移动平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套环,所述第二移动平台的结构与第一移动平台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移动平台通过下套环和连接柱与第一移动平台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桁架主体的长度大于第一移动平台的长度,所述钢丝绳设置在桁架主体一侧的中部。
可选的,所述吊钩通过钢丝绳与桁架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吊钩设置在桁架主体顶部的中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钢结构桁架自适应吊装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凯,未经宋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730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彩钢面酚醛泡沫夹芯板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电动绑丝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