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墙面空鼓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72823.8 | 申请日: | 2020-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5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中平;伍鹏;肖弼方;兰远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盐田港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墙面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面空鼓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空鼓检测装置难以直接对空鼓部位进行标记的问题。其包括锤柄和连接于锤柄一端的锤头,锤头的一侧连接有墨囊,墨囊远离锤头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头,密封头沿远离墨囊的方向逐渐收缩为锥形,密封头沿轴向滑动穿设有出墨管,出墨管靠近墨囊的一端为封闭状态且滑动穿设于墨囊内,出墨管与墨囊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于出墨管,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墨囊远离出墨管一端的内壁,出墨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出墨孔,当复位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出墨孔位于密封头内,墨囊的侧壁上开设有加墨口,加墨口内螺纹连接有单向阀。本实用新型方便在检测到空鼓部位时对空鼓部位进行标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检测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墙面空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这些年随着我国在建筑领域技术的成熟,以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一方面是现在的工程建设规模日益增长,另一方面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建筑在完工后一般会进行各种检测,除了要有良好的结构保证其稳定外,还要不能出现影响其使用的问题,确保建筑各方面的指标都达到标准。对建筑物进行空鼓检测是目前建筑物检测必需的一个过程,空鼓是由于原砌体和粉灰层中存在空气引起的,一般是指房屋的地面、墙面、顶棚装修层(抹灰或粘贴面砖)与结构层(混凝土或砖墙)之间因粘贴、结合不牢实而出现的空鼓现象,俗称“两层皮”。空鼓问题可能会导致后来墙皮大面积脱落、装修材料难以贴牢或很好固定于墙面或地面上,所以,空鼓是必须认真对待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在对建筑物进行空鼓检测时一般通过空鼓锤进行检测,在用空鼓锤轻敲抹灰层及找平层时发出咚咚声的部位为空鼓。但是检测出空鼓部位后还需对该部位进行标记,目前一般通过记号笔对空鼓部位进行标记,检测时需要不断切换空鼓锤和记号笔,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墙面空鼓检测装置,其优势在于:方便在检测到空鼓部位时对空鼓部位进行标记,便于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墙面空鼓检测装置,包括锤柄和连接于所述锤柄一端的锤头,所述锤头的一侧连接有内部中空的墨囊,所述墨囊内装有墨水,所述墨囊远离所述锤头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头,所述密封头沿远离所述墨囊的方向逐渐收缩设置为锥形,所述密封头沿轴向滑动穿设有出墨管,所述出墨管靠近所述墨囊的一端为封闭状态且滑动穿设于所述墨囊内,所述出墨管与所述墨囊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出墨管,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墨囊远离所述出墨管一端的内壁,所述出墨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出墨孔,当所述复位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出墨孔位于所述密封头内,所述墨囊的侧壁上开设有加墨口,所述加墨口内螺纹连接有单向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检测时,通过锤头敲击墙面寻找空鼓部位,确定空鼓部位后转动锤柄通过出墨管按压空鼓部位,出墨管受到挤压向墨囊内滑动使出墨孔滑动至墨囊内,此时复位弹簧受到挤压被压缩,墨囊内的墨水流入出墨孔内并从出墨管内流出对空鼓部位进行标记,方便使用,标记完成后使出墨管与空鼓部位分离,复位弹簧恢复形变使出墨孔滑动至密封头内,进而对出墨管进行封闭,避免墨水渗漏;加墨口用于向墨囊内补加墨水,单向阀使空气只能向墨囊内进入,而墨囊内的墨水无法从墨囊内流出,进而避免了墨水渗漏,同时单向阀也能够保证墨囊内的气压与外界气压一致,方便出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墨管靠近所述墨囊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墨囊远离所述出墨管一端的内壁间隔设置,当所述限位杆抵接于所述墨囊远离所述出墨管一端的内壁时,所述出墨孔位于所述墨囊内,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限位杆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用于对出墨管的滑动距离进行限位,防止出墨管向墨囊内滑动距离过大而导致复位弹簧变形损坏,同时也能够对复位弹簧进行定位,使复位弹簧沿直线被压缩,避免复位弹簧向侧方弯折而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盐田港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盐田港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728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