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体温贴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72353.5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6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徐庆坤;赵维;安腾飞;侯泽华;李科衡;李文欣;董俊宏;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K1/02 | 分类号: | G01K1/02;G01K1/14;G01K1/00;G01K1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李文洋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体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测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体温贴。一种智能体温贴,包括无线充电单元和智能体温贴;所述无线充电单元包括电源、逆变单元、无线发射控制单元与无线充电发射单元,所述电源的输出端连接至逆变单元的电源输入端,无线发射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逆变单元的信号输入端,逆变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无线充电发射单元的输入端;所述智能体温贴包括无线充电接收单元、整流单元、电池充电管理单元、电池、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主控制器、存储器、声光报警器和无线收发单元;该智能体温贴可设置测温的间隔时间,实现对体温的实时监测,并将体温数据记录至存储器中,可通过无线传输单元将温度数据发送出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测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体温贴。
背景技术
体温计主要分为接触式体温计与非接触式体温计两大类。接触式体温计探头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利用温度传导效应获得被测物体温度,它比较简单、可靠,测量精度较高,但测量反应时间较长;非接触式温度计通过热辐射原理实现测量温度,不需要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通过读取被测物的红外线放射量获取被测物体温度,这种方式反应速度较快,但受物体的发射率、测量距离、烟尘和水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测量误差较大,精度较低。而医疗领域对测温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医疗领域主要采用接触式体温计测量人体体温。
目前,接触式体温计主要通过将体温计放置于病人的腋下、口腔、直肠等部位上一段时间后,然后读取测量结果,这种测温方式需要看护人员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尤其在夜里需要实时监控病人的体温情况时,需要间隔一段时间测量一次,测量极为麻烦。其次,现有的体温贴仅包含一个温度传感器,如果传感器与身体皮肤接触不牢靠,可能会造成温度测量异常,导致病人无法得到良好的监管,甚至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最后,现有体温贴大多采用充电孔进行充电,使得体温贴存在无法防水防汗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智能体温贴。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体温贴,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充电单元和智能体温贴;
所述无线充电单元包括电源、逆变单元、无线发射控制单元与无线充电发射单元,所述电源的输出端连接至逆变单元的电源输入端,逆变单元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无线充电发射单元的电源输入端,无线发射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逆变单元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智能体温贴包括无线充电接收单元、整流单元、电池充电管理单元、电池、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主控制器、存储器、声光报警器和无线收发单元;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单元通过磁耦合的方式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单元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单元的电源输出端连接至整流单元的电源输入端,整流单元的电源输出端连接电池充电管理单元的电源输入端,电池充电管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电池的输入端,电池的输出端连接至主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提供智能体温贴的电能;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主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用于采集人体温度;存储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主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用于存储测量温度数据;声光报警器的输入端连接主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用于提醒看护人员及时关注病人体温情况;无线收发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至主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用于传输测量温度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该智能体温贴可设置测温的间隔时间,实现对体温的实时监测,并将体温数据记录至存储器中,可通过无线传输单元将温度数据发送出去;
2)当智能体温贴测量温度过高或上升速度过快时,触发声光报警器进行报警,提醒看护人员及时关注病人体温;
3)当智能体温贴电池电量过低时,触发声光报警器提示音,提醒看护人员及时充电;
4)采用双路温度采集冗余方式解决由于某一传感器接触不牢导致测温异常问题,提升了智能体温贴测温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723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脑主机内置支撑件的孔位检具
- 下一篇:自动化在线检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