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机械设备和超临界工质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71326.6 | 申请日: | 2020-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6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高骥;孔建强;张军辉;谢永慧;刘象拯;丁旭东;杨雄民;马晓飞;毛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D15/08 | 分类号: | F01D15/08;F01K13/00;F01K2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汪喆 |
| 地址: | 31002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机械设备 临界 工质 再压缩 循环 发电 系统 | ||
1.一种旋转机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平和第一压缩机,所述透平的驱动轴和所述第一压缩机的传动轴同轴连接形成第一转轴;
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入口和所述透平的出口相对设置,或者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出口和所述透平的入口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机械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压缩机和变速装置;
所述第二压缩机的传动轴为第二转轴;
所述变速装置包括相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齿轮同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机械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转轴、启动装置和扭矩转换装置;
所述变速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扭矩转换装置与所述启动装置的驱动轴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机械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推力轴承和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推力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机械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径向轴承组件和第二径向轴承组件;
所述第一径向轴承组件包括两个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径向轴承,两个所述第一径向轴承分别位于所述透平背离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一压缩机背离于所述透平的一侧;
所述第二径向轴承组件包括两个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径向轴承,两个所述第二径向轴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入口侧和出口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机械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和第三密封件;
所述透平的入口处和出口处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密封件;
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入口处和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入口处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密封件;
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出口处和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出口处均设置有所述第三密封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机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平的驱动轴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传动轴相焊接或法兰连接。
8.一种超临界工质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装置、第一回热装置、第二回热装置、供热装置、冷却装置和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机械设备;
所述旋转机械设备的第一转轴驱动连接所述发电装置;
所述第一回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二回热装置包括第三换热通道和第四换热通道;
所述供热装置的出口顺次连通所述旋转机械设备的透平、所述第一换热通道、所述第三换热通道、所述冷却装置、所述第一压缩机、所述第四换热通道、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和所述供热装置的入口,以形成第一循环通路;
所述供热装置的出口顺次连通所述透平、所述第一换热通道、所述第三换热通道、所述第二压缩机、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和所述供热装置的入口,以形成第二循环通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临界工质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为二氧化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7132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时钟质量监测电路
- 下一篇:单电感双输出开关变换器双输出电压纹波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