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阀芯结构及电磁阀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68615.0 | 申请日: | 2020-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9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龙汉钊;胡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德凯利电气(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7/14 | 分类号: | F16K7/14;F16K31/06;F16K27/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彭涛;刘曰莹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阀芯 结构 电磁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动阀芯结构及电磁阀,所述动阀芯结构包括动阀芯本体,在电磁作用下运动以打开电磁阀或在弹性组件的弹力作用下运动以关闭电磁阀;弹性组件,安装于所述动阀芯本体的尾部;膜片结构,为柔性材质,包括:中心密封体、外围密封圈以及连接所述中心密封体与外围密封圈的膜片,所述中心密封体安装于所述动阀芯本体的头部上,用于实现阀体的打开功能和关闭功能,所述外围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动阀芯本体的外壳与弯管结构的连接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动阀芯本体的头部安装连接一膜片结构,使得电磁阀开闭过程中冷却液不流经电磁阀阀芯内部,一方面提高了电磁阀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减少了冷却液的压力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阀芯结构及电磁阀。
背景技术
电磁阀是用电磁控制的执行元件,在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后处理系统中,主要通过冷却液电磁阀控制冷却液的通断,进而实现对SCR后处理系统尿素箱的加热。目前的冷却液电磁阀均采用冷却液流经动阀芯及套管内部的设计,阀芯内部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且阀芯及套管内部与冷却液的长期接触,容易被冷却液中的杂质所堵塞或发生腐蚀,影响了电磁阀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阀芯结构,其在动阀芯本体的头部安装连接一膜片结构,使得电磁阀开闭过程中冷却液并不流经阀芯内部,一方面提高了电磁阀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减少了冷却液的压力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阀芯结构,包括:
动阀芯本体,在电磁作用下运动以打开电磁阀或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运动以关闭电磁阀;
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动阀芯本体的尾部;
膜片结构,为柔性材质,包括:中心密封体、外围密封圈以及连接所述中心密封体与外围密封圈的膜片,所述中心密封体安装于所述动阀芯本体的头部上,用于实现阀体的打开功能和关闭功能,所述外围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动阀芯本体的外壳与弯管结构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膜片的截面呈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膜片设有横向的褶皱。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密封体与所述膜片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组件为一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动阀芯本体的尾部套入至所述弹簧一端内,所述弹簧另一端与定阀芯相抵触;或者,所述动阀芯本体尾部开设有一安装腔,所述弹簧一端嵌入至所述安装腔中,另一端通过一定位柱与定阀芯相抵触。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密封体扣合于所述动阀芯本体的头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动阀芯本体的头部上设有卡合台,所述卡合台上开设有卡合槽,所述中心密封体底面开设有与所述卡合台匹配的卡合孔,所述卡合孔侧壁上开设有卡合凸起,所述中心密封体套设于所述动阀芯本体的头部上时,所述卡合凸起卡合于所述卡合槽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磁阀,包括:弯管结构、与弯管结构连接的外壳、安装于所述外壳内的定阀芯、安装于所述外壳内并对应所述定阀芯设置的动阀芯,所述动阀芯为以上所述的动阀芯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弯管结构具有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端口连通的腔体、与所述腔体连通的第二端口,所述中心密封体对应所述第二端口与腔体连接的开口设置,所述外壳与所述弯管结构的连接处设有所述外围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德凯利电气(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贝德凯利电气(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686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弯管结构及电磁阀
- 下一篇:小型肥料配料包装一体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