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膏模具的成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63813.8 | 申请日: | 2020-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72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仁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仁坚 |
| 主分类号: | B28B7/34 | 分类号: | B28B7/34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3 | 代理人: | 洪渊源;蔡俊旭 |
| 地址: | 3625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膏 模具 成型 装置 | ||
一种石膏模具的成型装置,包括片模成型机构、模套、底模成型机构,片模成型机构的隔板上具有定位侧面和开模侧面,任意一开模侧面均分别与两个相邻的定位侧面连接,每个开模侧面上均设有片模芯;模套套设于片模成型机构的外周侧,每个定位侧面均与模套面接触,底盘的外周侧与模套面接触,以使任意一开模侧面与底盘、模套之间均形成一片模成型腔;底模成型机构的底座上侧设有底模芯,该底座与其下活动套之间形成一底模成型腔;能够同时往底模成型腔与复数个片模成型腔内灌注原料,以分别形成底模和片模;该底模与片模能够相互拼接形成石膏模具。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石膏膨胀率不同的问题,质量好,价格低,解决合缝线错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膏模具制作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石膏模具的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陶瓷是以天然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的各种制品。
在陶瓷生产行业中,石膏模具是被使用最多的传统注浆成型模具,如卫生陶瓷、日用陶瓷、形状构造复杂的特种陶瓷等等类型陶瓷的成型。与其他材质的注浆成型模具相比,石膏模具有其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制作工艺简单、吸水率高、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
传统的石膏模具均是分体式,一般由一个底模和两个半模组成,其制作工序为先根据母模制作底模,再根据底模和母模制作第一个半模,之后由第一个半模和母模制作第二个半模。由上述工序可知,在制作第一个半模之前,需先等待底模成型完并硬化之后,在制作第二个半模之前,需先等待第一个半模成型完并硬化之后。由于其等待时间较长,因此传统工业上为了实现流水线化生产,惯常采用的方式为先采用一桶石膏原料注浆形成底模,再采用第二桶原料注浆形成第一个半模,最后采用第三桶原料注浆形成第二个半模。这种方式所存在的问题在于,三桶石膏原料难以确保其具有相同的凝固膨胀率,这就导致成型之后的底模、两个半模三者相互之间的对接处无法保证齐平,导致合缝线错位,进而导致最终制得的陶瓷表面不平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石膏模具的成型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采用现有技术制得的石膏模具制得的陶瓷表面可能不平整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膏模具的成型装置,包括
片模成型机构,其包括底盘、隔板,所述隔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底盘的上侧,并且该隔板上具有复数个定位侧面和复数个开模侧面,任意一所述开模侧面均分别与两个相邻的定位侧面连接,每个所述开模侧面上均设有片模芯;
模套,其套设于所述片模成型机构的外周侧,每个所述定位侧面均与所述模套面接触,所述底盘的外周侧也与所述模套面接触,以使任意一所述开模侧面与底盘、模套之间均形成一片模成型腔;
底模成型机构,其包括底座和下活动套,所述底座的上侧设有底模芯;所述下活动套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底座上,并绕设于所述底模芯之外,以使所述底座与下活动套之间形成一底模成型腔;
能够同时往所述底模成型腔与复数个片模成型腔内灌注原料,以分别形成底模和复数个片模;所述底模与复数个片模能够相互拼接形成所述石膏模具。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片模成型腔内均设有一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可横向拆卸地嵌设在所述底盘上,并且向上凸出于所述底盘的上表面,且每个所述活动块均有一侧面与所述模套面接触;所述底座的上侧开设有与复数个活动块凸出于底盘上表面的部分一一相对应的复数个下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模套包括复数个外套,复数个所述外套依次相互拼接,并且每个所述定位侧面均与所述外套面接触,所述底盘的外周侧也与所述外套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仁坚,未经陈仁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638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用景观防护栏
- 下一篇:一种免窗帘型新式遮阳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