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吸真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59240.1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24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广兴;刘桂平;奚道伟;焦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广型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14 | 分类号: | B22D17/14;B22D17/20;B22D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祁云珊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真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吸真空装置,包括:动模板,其设有动模仁;定模板,其设有定模仁,且所述动模仁与定模仁相合以形成型腔;吸真空件,其包括镶嵌定模板在第一吸真空件以及与镶嵌在动模板上的第二吸真空件;其中,当动模板和定模板合模时,所述第一吸真空件与第二吸真空件也随之相合以形成一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型腔相通以实现型腔内部空气排出,形成真空状态。本案的模具吸真空装置通过设置吸真空件来将模具型腔内的大量空气吸出型腔一形成真空状态,在产品形成的过程中减少了鼓泡现象的产生,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具吸真空装置。
背景技术
压铸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其特点是利用模具内腔对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铸成所需工件。
在压铸领域中,采用不同结构形式的模具吸真空装置来实现型腔内成真空状态是众所周知的。在研究和实现型腔呈现真空状态的过程中,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模具吸真空装置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在用金属液高压铸造的过程中,模具型腔内存在大量气体,所述气体会导致熔融的金属液铸造成型后的产品中的含气量较高,使得产品产生鼓泡,影响产品的力学性能。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模具吸真空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吸真空装置,其通过设置吸真空件来将模具型腔内的大量空气吸出型腔以形成真空状态,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模具吸真空装置,包括:
动模板,其内设有动模仁;
定模板,其内设有定模仁,且所述动模仁与所述定模仁相合以形成型腔;
吸真空件,其包括镶嵌定模板在第一吸真空件以及与镶嵌在动模板上的第二吸真空件;
其中,当动模板和定模板合模时,所述第一吸真空件与第二吸真空件也随之相合以形成以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型腔相通以实现型腔内部空气排出,形成真空状态。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吸真空件朝向动模板的面向上凹陷设有呈阵列排布的第一凸起;
所述第二吸真空件朝向第一吸真空件的面上设有成阵列排布的第二凸起;
其中,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相配合。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吸真空件的侧壁上设有吸真空孔;
其中,所述吸真空孔与气流通道相连通。
优选的是,第一吸真空件内设有第一冷却通道;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吸真空件内设有第二冷却通道。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吸真空件朝向第二吸真空件的面上还设有第二密封槽。
优选的是,所述定模板/动模板与所述动模板/定模板的相交合面处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
优选的是,还设有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包括:
连接器;
压块,其设于连接器的正上方;
所述压块与连接器相接触的面上设有第四密封槽。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器朝向定模板和/动模板的面上设有第三密封圈。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及第四密封槽紧密衔接;
所述第一密封圈安装在第一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及第四密封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广型模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广型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592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