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梯的便携式护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57515.8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6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傅军平;应晨耕;汪剑;王嘉彦;陈栋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11/02;F16B4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之怀;王洪新 |
地址: | 310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梯 便携式 护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护栏装置。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梯的便携式护栏装置,该装置应具有简单便携以及通用性与可靠性高的特点。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梯的便携式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保护罩,保护罩内设有四个内腔,每个内腔中设置一个扭转模块与一条护栏带,护栏带的一端连接扭转模块,另一端伸出保护罩外部并且连接用于连接电梯轿厢的吸附块,扭转模块依靠自身的卷绕势能将护栏带卷绕在内腔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护栏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电梯维保、安全检测、物业维修时用的电梯及自动扶梯的便携式安全护栏。
背景技术
电梯维保与安全检测人员对电梯及自动扶梯进行维修、安全检测时,需要在基站及工作层放置护栏,一方面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工作区域,另一方面用于警示,避免无关人员影响电梯作业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护栏虽然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整体体积过于庞大,不易携带;护栏固定时可轻易被人移动;护栏警示标志内容固定,替代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电梯的便携式护栏装置,该装置应具有简单便携以及通用性与可靠性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电梯的便携式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保护罩,保护罩内设有四个内腔,每个内腔中设置一个扭转模块与一条护栏带,护栏带的一端连接扭转模块,另一端伸出保护罩外部并且连接用于连接电梯轿厢的吸附块,扭转模块依靠自身的卷绕势能将护栏带卷绕在内腔中。
所述保护罩内设有隔板,隔板将保护罩内部分割成四个互相独立的内腔,每个内腔中固定一个用于安装扭转模块的支撑杆,保护罩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用于护栏带伸缩的开口。
所述护栏带通过嵌入式卡口结构与扭转模块及吸附块固定。
所述保护罩的形状为圆形或正方形。
所述吸附块为磁铁或吸盘。
所述扭转模块为卷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积小巧且便于携带的护栏装置,未使用时,护栏带依靠扭转模块自动收入保护罩内,使用时,拉出护栏带并将吸附块固定在电梯轿厢墙面或设备上,利用伸出的护栏带提供安全阻挡,还能更换警示标志内容,极大地提升了防护效果以及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护栏带拉出时)。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保护罩的主视结构示意图(省略盖板)。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保护罩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扭转模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护栏带与吸附块(吸盘)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电梯的便携式护栏装置,包括保护罩1、四个扭转模块7、四条护栏带8、四个吸附块9。
所述保护罩包括保护罩本体2与盖板3,保护罩本体内设有隔板4。如图2所示,隔板将保护罩内部均匀分隔成四个互相独立的内腔A,这四个内腔上下对称并且左右对称,每个内腔中还固定有支撑杆5。所述保护罩的形状为圆形或正方形,保护罩上还设有分别连通各内腔的四个开口6,这四个开口也对称分布,图2中显示四个开口分别设置在保护罩本体的顶面与底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未经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575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厌氧系统升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板式换热器的降温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