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摆动模具式的重力铸造机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55819.0 | 申请日: | 2020-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5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问鼑铸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33/04 | 分类号: | B22D3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周市镇黄***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摆动 模具 重力 铸造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摆动模具式的重力铸造机机构,包括上装模板、下装模板、支撑板、上模、下模、动力摆臂和辅助摆臂,所述支撑板和下装模板相对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板下方连接有上装模板,所述上装模板和下装模板相对一侧分别安装有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支撑板顶部安装有上开模油缸,所述上开模油缸作用至上模上,所述下装模板下方安装有顶出油缸,所述顶出油缸作用在下模上;所述支撑板和下装模板通过动力摆臂和辅助摆臂连接在一起,所述动力摆臂中部设有动力转轴,所述辅助摆臂中部设有气缸连接杆。本实用新型可以代替现有的开模设备,使开模动作更加便捷易操作,同时,该结构设有定位气缸,可保证上下模在开模结束后能回归至原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摆动模具式的重力铸造机机构,属于模具铸造领域。
背景技术
模具铸造是现代加工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模具在浇注后,开模的方式均为上下模分别向上下两侧移动,将模具分开,然后配合人工将铸件取出,该过程存在以下问题:1、模具开模是需要较高的动力,来保证上模可以稳定抬起,对能量的消耗较大;2、上下开模后,上模一直悬空在下模上方,在取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存在,本实用新型开发一种新型的模具铸造机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摆动模具式的重力铸造机机构,该摆动模具式的重力铸造机机构可以代替现有的开模设备,使开模动作更加便捷易操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摆动模具式的重力铸造机机构,包括上装模板、下装模板、支撑板、上模、下模、动力摆臂和辅助摆臂,所述支撑板、上装模板和下装模板相对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板下方连接有上装模板,所述上装模板和下装模板相对一侧分别安装有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支撑板顶部安装有上开模油缸,所述上开模油缸穿过支撑板作用至上装模板上,所述下装模板下方安装有顶出油缸,所述顶出油缸作用在下模上;
所述支撑板和下装模板通过动力摆臂和辅助摆臂连接在一起,所述动力摆臂中部设有动力转轴,所述辅助摆臂中部设有气缸连接杆。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动力摆臂与支撑板和下装模板的连接处设有铰接机构,所述辅助摆臂与支撑板和下装模板的连接处设有铰接机构。
2. 上述方案中,所述动力摆臂和辅助摆臂设置在支撑板和下装模板两侧,每侧均设置一动力摆臂和一辅助摆臂。
3. 上述方案中,所述动力转轴上连接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驱动动力摆臂转动时,上装模板与下装模板相对平行移动。
4. 上述方案中,所述气缸连接杆上连接有用于定位的气缸。
5. 上述方案中,所述铰接机构为安装在支撑板和下装模板侧边的轴承结构。
6. 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板顶部设有定向导柱。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摆动模具式的重力铸造机机构,其将上下模具分别安装在两块相互平行的模板上,此两块模板通过动力摆臂和辅助摆臂铰接连接,通过动力机构如电机带动动力摆臂转动,使上下模板沿转轴转动,下模具平行移动伸出,取件、放置砂芯、拆装模具都方便,该结构代替现有的开模设备,使开模动作更加便捷易操作,同时,可通过设置定位气缸,可保证上下模在开模结束后能回归至原位,实现精准定位。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摆动模具式的重力铸造机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取下模具后重力铸造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问鼑铸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问鼑铸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558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清洁的强制式搅拌机
- 下一篇:简易复合型扎线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