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吊车小钩限位承重链与小钩主钢丝绳防缠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55619.5 | 申请日: | 2020-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98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宋琨;丛培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5/00 | 分类号: | B66C15/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吊车 限位 承重 小钩主 钢丝绳 缠绕 装置 | ||
一种吊车小钩限位承重链与小钩主钢丝绳防缠绕装置,包括:挂在吊机小钩上的主钢丝绳,与吊机扒杆两端相连的上限位开关承重链以及安装在吊机小钩上的上限位开关;其中,主钢丝绳上安装有数个圆环,数个圆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钢管,该钢管的一端与圆环外部连接,另一端与吊机小钩上的上限位开关承重链相连接,且连接后的钢管与主钢丝绳之间呈十字形;该呈十字形连接的钢管与主钢丝绳均匀地布置在两个上限位开关承重链之间的位置上;该两个上限位开关承重链利用钢管的支撑,令上限位开关承重链与主钢丝绳之间无法直接接触,从而实现了防缠绕的功能。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小钩上限位开关承重链与主钢丝绳发生缠绕的问题;并避免了其卷入滑轮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石油工程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海洋石油平台的吊车小钩限位承重链与小钩主钢丝绳防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和人民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油田也逐渐地不断向多领域开发的迈进,海洋石油的开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海洋石油平台的吊机担负着重要角色,其负责人员的接送、物料的吊装、钻修井作业的配合等等。因此,对于吊机的安全稳定运行就至关重要。
如图1所示,现有的平台吊机在运送人员、物料和钻修井作业配合时,其主要包括:竖直挂在吊机小钩上的主钢丝绳1、与吊机扒杆两端相连的上限位开关承重链2以及安装在吊机小钩上的上限位开关3;由于在吊机运行过程中,平台吊机小钩上的主钢丝绳1与上限位开关承重链2会在风或者其他原因的情况下发生晃动,很容易发生缠绕,因此,导致平台吊机小钩上的主钢丝绳1与上限位开关承重链2缠绕的事故时有发生,严重时,平台吊机小钩上的上限位开关承重链3还会被小钩上的主钢丝绳1带起进入到滑轮中,对滑轮造成损伤;这样一来,使得平台吊机正常运转受到影响,故障率及维修率极高,费用亦随之居高不下。不仅导致设备的损伤;而且,还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基于此情况,海洋石油平台吊车小钩限位承重链与小钩主钢丝绳防缠绕装置应运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车小钩限位承重链与小钩主钢丝绳防缠绕装置,以解决吊车小钩上限位开关承重链与小钩上的主钢丝绳缠绕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吊车小钩限位承重链与小钩主钢丝绳防缠绕装置,包括:竖直挂在吊机小钩上的主钢丝绳,与吊机扒杆两端相连的上限位开关承重链以及安装在吊机小钩上的上限位开关;其中,主钢丝绳上安装有数个圆环,数个圆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钢管,该钢管的一端与圆环外部连接,另一端与吊机小钩上的上限位开关承重链相连接,且连接后的钢管与主钢丝绳之间呈十字形;该呈十字形连接的钢管与主钢丝绳均匀地布置在两个上限位开关承重链之间的位置上;该两个上限位开关承重链利用钢管的支撑,令上限位开关承重链与主钢丝绳之间无法直接接触,从而实现了防缠绕的功能。
进一步,所述主钢丝绳位于上限位开关中部位置。
进一步,所述钢管的尺寸为1/2英寸或3/4英寸;且位于圆环两端的钢管处于同一轴线上。
进一步,所述圆环穿过主钢丝绳,且数个圆环间隔一设定距离均匀设置在主钢丝绳上。
进一步,所述数个圆环之间距离为30-50厘米一个。
进一步,所述上限位开关承重链的长度在2-2.5米范围;且位于上限位开关两端位置。
进一步,所述上限位开关位于吊机小钩的下端,且位于上限位开关承重链之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日常维护操作上简单便捷,不仅解决了小钩上限位开关承重链与小钩上的主钢丝绳发生缠绕的问题,极大的延长了吊机的使用寿命和维修周期;而且,还避免了小钩上限位承重链被主钢丝绳带起卷入滑轮的安全隐患,大大节省了维修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556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