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管道承插连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53593.0 | 申请日: | 2020-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92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周禄;胡崇琦;孔雯雯;闫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管道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管道承插连接装置,包括定位夹具和可移动夹具,其中定位夹具包括平行设置于管道两侧的齿条,二所述齿条的锯齿朝上,二所述齿条之间连接有用于夹持管道的第一卡箍,其中第一卡箍的口径可根据管道的直径进行灵活调整;其中可移动夹具包括用于夹持管道的口径可调的第二卡箍及驱动所述第二卡箍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分别啮合于二所述齿条的齿轮及驱动二所述齿轮转动的操作手柄,所述第一卡箍的轴心与所述第二卡箍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转动所述操作手柄,从而驱动齿轮转动,进一步带动第二卡箍朝着或者背离第一卡箍移动,从而完成二管道的安装与拆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管道承插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行业大量使用带承插口的PVC输水管道,这些管道一般四米一端,端部设承插口,施工时,需要一个人将两个管道的承插口对接,第二个人将承接管的一端固定,第三个人对插入管的一端用工具沿轴向敲击,使插入管的端部插至承接管内的适宜位置,这样才能完成两个管道的插接工作。这种操作过程不仅需要三人合作,而且十几分钟才能完成一次连接过程,费时费力,工效低。一旦完成操作,如果想再将两管拆卸分离,仅通过手工操作几乎无法做到,只好将两管道的接头处锯断才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管道承插连接装置,操作方便,实用性强,适用于不同管径管道进行承插连接,安拆、移动方便,可周转利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管道承插连接装置,包括定位夹具和可移动夹具,其中所述定位夹具包括平行设置于管道两侧的齿条,二所述齿条的锯齿朝上,二所述齿条之间连接有用于夹持管道的口径可调的第一卡箍;所述可移动夹具包括用于夹持管道的口径可调的第二卡箍及驱动所述第二卡箍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分别啮合于二所述齿条的齿轮及驱动二所述齿轮转动的操作手柄,所述第一卡箍的轴心与所述第二卡箍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二所述齿轮为具孔的齿轮,二所述齿轮的孔中分别穿设有转轴,所述齿轮与所述转轴同步转动,所述操作手柄包括分别连接于二所述转轴的连接杆及连接于二所述连接杆之间的连接部。
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分别套设于二所述齿条的套管,二所述套管相对设置且二所述套管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齿轮的开口,二所述齿轮分别啮合于二所述开口处的外露的所述齿条处,所述第二卡箍连接于二所述套管之间。
二所述齿轮的轴向两侧壁分别相对设置有二夹持板,二所述夹持板分别连接于对应侧的所述套管的侧壁,二所夹持板上与对应侧的所述齿轮的孔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通孔,二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设于相应的所述通孔。
所述第一卡箍和所述第二卡箍均为U型且口径一致。
所述第一卡箍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于二所述齿条的内侧壁。
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分别连接于二所述齿条的内侧壁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卡箍的两端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卡箍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二所述第一套筒且通过螺合于所述第一卡箍的两端的第一螺母将所述第一卡箍与所述第一套筒紧固,二所述第一螺母的宽度大于二所述第一套筒的宽度。
所述第二卡箍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于二所述套管的内侧壁。
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分别连接于二所述套管的内侧壁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卡箍的两端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卡箍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二所述第二套筒且通过螺合于所述第二卡箍的两端的第二螺母将所述第二卡箍与所述第二套筒紧固,二所述第二螺母的宽度大于二所述第二套筒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535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规划设计展示架
- 下一篇:一种应用无人机环境监测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