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菌培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53320.6 | 申请日: | 2020-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7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会强;周春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22;C12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鱼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4 | 代理人: | 吴云 |
| 地址: | 830054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菌 培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菌培养装置,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培养箱,培养箱内设置有转动圆盘,培养箱内底部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带动转动圆盘旋转,转动圆盘上设置有若干呈圆形阵列排布的培养皿,培养箱外壁设置有储液箱,储液箱连接有伸入培养箱内的出液管,出液管管口位于任一培养皿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针对不同种类的真菌提供对应量的营养液、可达到科学培养作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真菌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真菌感染可引起的疾病称为真菌病,根据侵犯人体部位的不同,可以将真菌感染性疾病分为浅表真菌感染、皮肤真菌感染、皮下组织真菌感染和系统性真菌感染。其中浅表真菌感染和皮肤真菌感染统称为浅部真菌感染,皮下组织真菌感染和系统性真菌感染统称为侵袭性真菌感染。随着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以及广谱抗生素的滥用,使得免疫抑制的患者逐渐增多,导致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例不断增加,真菌感染的患病率和致死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临床上常用的真菌感染的诊断方法主要有直接涂片法,真菌培养法,以及病理学组织检查等方法。真菌培养是实验室检查中的重要环节,培养出致病真菌是进一步鉴定菌种的前提条件。
现有技术中,用于真菌培养的装置多种多样,专利申请号为“201820122344.3”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菌培养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遮光的培养箱、盖合在培养箱开口处的遮光的箱盖以及设置在培养箱一侧的配液槽,培养箱内相对的两侧壁下方处对称设有斜撑,两个斜撑之间固接有培养槽,培养槽内套有圆形透明的培养皿,培养箱内底面、位于培养槽下方处铺设有加热棒,培养箱内侧壁上、介于透明隔板与培养槽之间分别设有温湿度计和能够打开的容纳盒,培养箱侧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通风扇,配液槽底部与培养箱侧壁通过L形的供给管道连通,并且供给管道水平端端口安装有喷头。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培养皿可测量出真菌的水平或竖直方向的长势程度,装置营造通风透气环境,对温湿度皆可调。但该实用新型也存在一定缺陷,只适用于一种真菌的培养,若设置多个培养皿来培养不同种类的真菌,它们对营养液的需求量也不同,而配液槽无法对不同种类的真菌提供对应量的营养液,达不到科学培养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菌培养装置,其能够针对不同种类的真菌提供对应量的营养液。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真菌培养装置,其包括培养箱,培养箱内设置有转动圆盘,培养箱内底部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带动转动圆盘旋转,转动圆盘上设置有若干呈圆形阵列排布的培养皿,培养箱外壁设置有储液箱,储液箱连接有伸入培养箱内的出液管,出液管管口位于任一培养皿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培养箱内壁设置有旋转导向机构,转动圆盘设置在旋转导向机构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旋转导向机构包括外圈、内圈和活动滚珠,活动滚珠活动地设置在外圈和内圈之间,外圈固定在培养箱内壁,内圈固定套设在转动圆盘边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转动圆盘的底部中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在转动圆盘底部中心的转动轴,转动轴底部通过滚珠轴承活动连接在培养箱内底部,转动轴上固定套设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啮合连接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连接有穿过培养箱外的手动转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主动锥齿轮的齿数小于从动锥齿轮的齿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培养箱内壁设置有支架,支架底部连接有位于转动圆盘上方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位于若干培养皿围成的圆形区域内,电动推杆一端连接有推板,推板可在转动圆盘上表面滑动,培养箱外壁设置有延伸箱,延伸箱与培养箱之间开设有允许培养皿通过的通口,通口大小与推板相同,延伸箱顶部设置有取料管,取料管直径大于培养皿直径,取料管顶部铰接有扣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师范大学,未经新疆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533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热器壳侧终接焊缝坡口结构
- 下一篇:可溯源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