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输液器脱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49558.1 | 申请日: | 2020-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9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郑炯;罗晋;王碧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第一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3 | 代理人: | 涂萧恺 |
| 地址: | 315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脱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输液器脱落装置,属于输液装置技术领域,所述防输液器脱落装置作用在输液器和输液袋之间,所述输液袋上具有连接口;所述输液器上具有穿设部和位于穿设部下端的外凸状的基台;所述防输液器脱落装置包括:上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螺纹件;下连接部,所述下连接部和上连接部之间连接;所述下连接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螺纹件;其中,所述第一螺纹件和第二螺纹件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状的纹理,通过第一螺纹件使得上连接部和连接口螺纹连接;通过第二螺纹件使得下连接部和基台螺纹连接。达到输液器和输液袋之间稳定连接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输液器脱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输液器通过穿设部刺入输液袋的连接口内,使得输液袋中的液体顺着穿设部流向输液器。
但是由于输液器和输液袋之间仅仅依靠穿设部卡接在连接口内,两者的连接强度不高,存在被外力简单扯离的问题。
所以,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输液器和输液袋之间的连接强度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输液器脱落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输液器和输液袋之间的连接强度低的技术问题;达到输液器和输液袋之间稳定连接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输液器脱落装置,所述防输液器脱落装置作用在输液器和输液袋之间,所述输液袋上具有连接口;所述输液器上具有穿设部和位于穿设部下端的外凸状的基台;所述防输液器脱落装置包括:上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螺纹件,所述第一螺纹件的材质硬度大于连接口的材质硬度;下连接部,所述下连接部和上连接部之间连接;所述下连接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螺纹件,所述第二螺纹件的材质硬度大于基台的材质硬度;其中,所述第一螺纹件和第二螺纹件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状的纹理,通过第一螺纹件使得上连接部和连接口螺纹连接;通过第二螺纹件使得下连接部和基台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之间活动式连接,以使得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之间的间距可以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上分别设置有卡楞和卡接槽;所述卡楞卡设在卡接槽内,且卡接槽的槽内高度大于卡楞的厚度,以使得上连接部相对于下连接部可以伸缩。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螺纹件和第二螺纹件为金属材质;且所述第一螺纹件和第二螺纹件上的内螺纹状的纹理锋利,以使得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分别可以自攻螺纹。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螺纹件和第二螺纹件分别为铜件或不锈钢合金件。
作为优选,所述防输液器脱落装置采用分段注塑而成,且第一螺纹件和第二螺纹件的外表面为凹凸面。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通过设置第一螺纹件和第二螺纹件,使得本装置具有在输液器和输液袋上自攻螺纹的能力;使得本装置可以有限且快速的连接输液器和输液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输液器和输液袋之间的连接强度低的技术问题;达到输液器和输液袋之间稳定连接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螺纹件和第二螺纹件的外表面设置为凹凸面,使得在注塑加工后的内部连接强度高,在使用前后消毒的基础上,使得本装置可以作为反复使用的工具。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输液器穿设在输液袋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防输液器脱落装置安装在输液器和输液袋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防输液器脱落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第一医院,未经宁波市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95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