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轮机的余热回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49346.3 | 申请日: | 2020-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2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车延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誉特双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K7/34 | 分类号: | F01K7/34;F01K19/00;F28B1/02;F28F1/12;F28F13/12;F28F19/01;F22D1/34;B01D24/10;B01D24/00 |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张福敏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轮机 余热 回收 系统 | ||
1.一种用于汽轮机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余热回收筒(1),所述余热回收筒(1)以水平且左右朝向设置,所述余热回收筒(1)的左端口安装有左端盖(2),所述左端盖(2)的外端面设有呈圆形阵列的定位柱一(3),并在定位柱一(3)上套设有初级过滤罩(4),所述初级过滤罩(4)的内部填充有结构疏松的不吸水海绵,所述初级过滤罩(4)的外端面的中心连接有水汽接入管(8),所述左端盖(2)的内端面靠圆心连接有呈圆形阵列的S型的余热回收管(10),所述余热回收管(10)的出水端连接有末级过滤盒(12),所述末级过滤盒(12)的内部填充有结构紧密的不吸水海绵,所述末级过滤盒(12)的右端面靠圆心连接有呈圆形阵列的L型的水汽回流管(14),所述水汽回流管(14)的出水端朝左悬伸并连接有扰流器(15),所述末级过滤盒(12)的右端面的中心连接有水质取样管(16),所述余热回收筒(1)的右端口安装有右端盖(17),所述右端盖(17)的外端面设有呈圆形阵列的定位柱二(18),并在定位柱二(18)上套设有水质取样罩(19),所述右端盖(17)的中心处设有水质取样口,所述水质取样罩(19)的外端面的中心连接有混水排出管(22),所述余热回收筒(1)靠右端口套设有环形的新进水集合管(23),所述新进水集合管(23)靠右侧连接有新进水接入管(24),所述新进水接入管(24)的进水端与外部水源连接,所述新进水集合管(23)靠左侧连接有新进水分流管(25),所述新进水分流管(25)的出水端与左端盖(2)连接,所述新进水分流管(25)的外壁与余热回收筒(1)的外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轮机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过滤罩(4)通过若干个呈圆形阵列的工业搭扣一(6)与左端盖(2)连接,所述初级过滤罩(4)的外端面焊接有一对提手一(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轮机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接入管(8)的内壁上焊接有呈圆形阵列的螺旋状的导流片(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轮机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管(10)的外壁上均布套设有呈圆形阵列的铝材散热片(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轮机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器(15)包括安装环(151),所述安装环(151)与水汽回流管(14)螺纹连接,所述安装环(151)的外端面焊接有矩形的安装架(152),所述安装架(152)上转动安装有旋转轴(153),所述旋转轴(153)的圆周面上焊接有呈圆形阵列的螺旋状的扰流片(15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轮机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取样罩(19)通过若干个呈圆形阵列的工业搭扣二(20)与右端盖(17)连接,所述水质取样罩(19)的外端面焊接有一对提手二(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轮机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筒(1)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C型的保温壳(26),两个保温壳(26)之间通过若干个均布的螺栓连接,所述保温壳(26)的内壁上设有C型的保温套(27),所述保温套(27)的内壁与余热回收筒(1)及新进水分流管(25)的外壁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誉特双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誉特双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93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暗盒修复器
- 下一篇:一种气井监测用采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