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绕组用新型膜包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48926.0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80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麦米电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6 | 分类号: | H01B13/06;H01B13/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李俊康 |
地址: | 517000 广东省河源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绕组 新型 膜包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绕组用新型膜包线,包括散热箱,散热箱的形状设置为一侧开口的空腔结构,且散热箱的内侧设置有导流管,导流管和散热箱之间通过卡接方式固定连接,散热箱的侧面设置有进风件,进风件和散热箱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且进风件和散热箱之间相互贯通,进风件的外侧通过套接方式固定连接有散热套件,且进风件的一端设置有进气扇,进气扇和进风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组装方便的特点,通过设置的散热箱和散热套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可以迅速的对空气进行降温,进而可以通过冷却之后的冷空气对覆膜之后的膜包线进行降温,从而可以提高膜包线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包线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绕组用新型膜包线。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膜包线制作室外用高压绕组,即在裸露铝导线外面,依次包覆聚酯薄膜,聚酯纤维非织布,聚酯薄膜的良好绝缘性能和高熔点可以保证膜包线的绝缘性能和耐热性能,而包覆在外层的聚酯纤维非织布具有很强的挂覆树脂胶的能力,使得膜包线在用于缠绕制作绕组时,所挂覆的树脂胶和聚酯纤维非织布层粘接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发现,在高压绕组膜包线加工过程中,当膜包线的覆膜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降温操作,而现有的降温装置的结构比较复杂,从而导致降温的效率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绕组用新型膜包线,旨在改善在高压绕组膜包线加工过程中,当膜包线的覆膜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降温操作,而现有的降温装置的结构比较复杂,从而导致降温的效率不够理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压绕组用新型膜包线,包括散热箱,散热箱的形状设置为一侧开口的空腔结构,且散热箱的内侧设置有导流管,导流管和散热箱之间通过卡接方式固定连接,散热箱的侧面设置有进风件,进风件和散热箱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且进风件和散热箱之间相互贯通,进风件的外侧通过套接方式固定连接有散热套件,且进风件的一端设置有进气扇,进气扇和进风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散热箱的形状设置为矩形结构,导流管的形状设置为S形结构,且导流管设置为多层结构,通过将散热箱的形状设置为矩形结构,是为了便于安装导流管,同时将导流管的形状设置为S形结构,是为了便于风穿过,通过将导流管设置为多层结构,是为了提高冷却效率,从而可以覆膜之后的膜包线的温度能够迅速冷却下来。
进一步的,进风件的侧面贯穿开设有风道分流槽,且风道分流槽围绕着进风件的轴心等间距分布,通过在进风件的侧面贯穿开设有风道分流槽,是为了便于让进气扇所产生的风流过,同时也是为了对空气进行降温,进而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降温速率。
进一步的,散热套件的外侧设置有散热片,散热片和散热套件固定连接,且散热片围绕着散热套件的轴心等间距分布,通过在散热套件的外侧设置有散热片,以及让散热片围绕着散热套件的轴心等间距分布,是为了可以通过散热片增大散热套件与外界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对散热套件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
进一步的,散热套件的结构设置为空腔结构,且散热套件的侧面对称设置有管道,管道和散热套件固定连接,且管道和散热套件之间相互贯通,通过将散热套件的结构设置为空腔结构,以及在散热套件的侧面对称设置有管道,是为了便于让冷却液在散热套件内流动,从而可以对进风件内部的空气进行降温。
进一步的,进气扇包括导流筒,连接板和电机,导流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侧面贯穿开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孔围绕着连接板的轴心等间距分布,导流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通过设置进气扇是为了产生气流,从而可以对覆膜之后的膜包线进行降温,通过在导流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以及在连接板的侧面贯穿开设有定位孔,是为了便于让进气扇和进风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在导流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是为了便于安装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麦米电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麦米电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89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墙施工机器人及系统
- 下一篇:设有烫印警示标签的车辆顶棚及包含该顶棚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