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48809.4 | 申请日: | 2020-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2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珍;许铖;罗发明;邓群海;毛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实瑞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竖向 抗压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装置,属于建筑基桩检测装置领域,其包括垂直植入地面的测试桩和对称设置于测试桩两侧的支撑架,测试桩上方放置有至少一个千斤顶,千斤顶的正上方设有与支撑架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主梁,主梁上方垂直放置有若干次梁,若干次梁的两端分别放置于支撑架上;两个支撑架之间设有支撑座,支撑座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成U字型,测试桩贯穿支撑座中心,支撑座的下端面与测试桩周边地面抵触,支撑座的上端面与次梁的下端抵触。本实用新型用提供一种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装置,通过设置与测试桩周围土层抵触的支撑座,降低支撑架的受力,从而降低支撑架倾斜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基桩检测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各种类型的管桩被广泛应用在房建、道路桥梁等建筑工程中,基桩的质量检测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必要手段。基桩加测验收一般有桩身完整性和承载力检测两个方面,桩身完整性可以通过观察看出,而承载力检测必须依靠检测装置进行检测。
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是指将竖向荷载均匀的传至建筑物基桩上,通过实测单桩在不同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求出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目前常用的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大致可分为三种,分别为堆载法、锚桩法、堆锚结合法。
堆载法由于其承重平台搭设简单,适合不同荷载量,可对工程桩进行随机抽检,因此其使用最为广泛,但是由于大多数施工场地现场条件差,地基承载能力低,在做大吨位静载试验时,容易发生承重台倾斜甚至倒塌等安全事故。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装置,通过设置与测试桩周围土层抵触的支撑座,降低支撑架的受力,从而降低支撑架倾斜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装置,包括垂直植入地面的测试桩和对称设置于测试桩两侧的支撑架,所述测试桩上方放置有至少一个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正上方设有与支撑架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主梁,所述主梁上方垂直放置有若干次梁,若干所述次梁的两端分别放置于支撑架上;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成U字型,所述测试桩贯穿支撑座中心,所述支撑座的下端面与测试桩周边地面抵触,所述支撑座的上端面与次梁的下端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架、主梁、次梁构建出检测装置的承重台,通过在支撑架之间设置被测试桩贯穿的支撑座,通过支撑座利用测试量周围土层更加密实的优点,进一步提高对主梁和次梁的支撑,以提高承重台的稳定性,避免在测试吨位较大时,支撑架受土层松软程度不一的影响而发生倾斜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座在水平面内的投影成椭圆形,所述支撑座的长轴与次梁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支撑座对应主梁设有用于放置主梁的放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座呈板椭圆球体状,在保证支撑座支撑效果的同时,减小支撑座的体积,方便支撑座搬运,通过设置支撑座与次梁、主梁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保证支撑座对次梁、主梁的支撑效果,通过设置放置槽,从而方便主梁在支撑座上安装不受长度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座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与地面支撑的支撑脚,两个所述支撑脚呈八字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支撑座上设置支撑脚,从而增大支撑座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同时支撑脚呈八字型设置,使得支撑座更好地受力,提高支撑座受力后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梁与千斤顶之间设有承载板,所述主梁、次梁以及承载板的重心均与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实瑞建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实瑞建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88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