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西兰钢轨、轨距7.5号复式交分道岔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48714.2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0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芳;何宝魁;常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市山海关工务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7/10 | 分类号: | E01B7/10;E01B7/14;E01B7/02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02 | 代理人: | 戴辉 |
地址: | 066200 河北省秦皇***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西兰 钢轨 轨距 7.5 复式 道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西兰钢轨、轨距7.5号复式交分道岔,包括混凝土岔枕,其上设有两股曲基本轨、直基本轨相交成菱形交叉的两组钝角辙叉和两组锐角辙叉,钝角辙叉和锐角辙叉之间设有四组直线尖轨、曲线尖轨构成的两组双转辙器。因此,本新型具有长度短、结构紧凑、开通方向多的特点。与单开道岔相比,可显著缩短站场长度,节省站场建设投资,满足了在狭小地段直曲双向通车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道岔,特别是新西兰钢轨、轨距7.5号复式交分道岔。
背景技术
新西兰铁路局对1068mm窄轨铁路网进行改造、扩建。随着铁路运输业的不断发展,铁路线路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但是由于站场空间有限,既要缩短道岔长度又要实现多向通车,必须专门设计出一种特殊的道岔满足此需求。
复式交分道岔结构复杂,工电设备相互牵制,现场维修工作量较大,因此站场设计时,有条件的情况下,应采用单开道岔,而避免使用复式交分道岔。目前的《铁路轨道设计规范》规定“新建铁路正线不应采用复式交分道岔,改建铁路正线困难情况下需要采用时,不得小于12号”,在国铁中道岔号码一般为9号和12号,工矿企业和城市轨道交通有时采用7号。
中国标准铁路轨距为1435mm, 新建国家铁路必须采用标准轨距。而1068mm属于窄轨铁路的范畴,因此这种窄轨距小号码的结构设计难度非常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西兰钢轨、轨距7.5号复式交分道岔,使其具有长度短、结构紧凑、开通方向多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新西兰钢轨、轨距7.5号复式交分道岔,包括混凝土岔枕,其上设有两股曲基本轨、两股直基本轨相交成菱形交叉的两组钝角辙叉和两组锐角辙叉,钝角辙叉和锐角辙叉之间设有四组直线尖轨、四组曲线尖轨构成的两组双转辙器。
本新型中,所述两组钝角辙叉位于两组曲基本轨与两组曲线尖轨之间。
本新型中,所述两组锐角辙叉位于两组曲线尖轨的两端。
本新型中,所述两组锐角辙叉,包括两组第一直线基本轨与两组第二直线基本轨相交叉构成。
本新型中,所述两组钝角辙叉,包括两组第一直线基本轨与两组直线尖轨交叉构成。
本新型中,所述两组钝角辙叉和两组锐角辙叉共同构成复式交分道岔。
本新型中,复式交分道岔采用相切圆曲线线型,直线基本轨和曲线基本轨为NZR50钢轨,直线尖轨和曲线尖轨为50AT钢轨制造,尖轨尖端为藏尖式,跟端为间隔铁结构。
本新型中,复式交分道岔直股轨距为1068mm,侧股轨距为1074mm。
本新型中,复式交分道岔允许通过速度:直向≤60km/h; 侧向≤25km/h;列车轴重≤20吨。
本新型中,两组双转辙器尖轨尖端设一个牵引点,直线尖轨尖端处动程为135mm,曲线尖轨尖端处动程为142mm。
本新型中,钝角辙叉、锐角辙叉采用高锰钢整铸,一端采用75°斜角并用夹板固定联结,另一端与钢轨焊接。
本新型中,复式交分道岔护轨为分开式结构,采用UIC33槽型护轨。
本新型中,第一组转辙器,包括第一直线尖轨、第一曲线尖轨和第二曲线尖轨、第二直线尖轨构成。
本新型中,第二组转辙器,包括第三直线尖轨、第三曲线尖轨和第四曲线尖轨、第四直线尖轨构成。
上述中的复式交分道岔轨下基础的混凝土轨岔枕,混凝土轨岔枕按垂直于道岔水平中线方向布置,位于混凝土轨岔枕尖轨在菱形内的复式交分道岔,由菱形交叉的两组锐角辙叉、两组钝角辙叉和两组转辙器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市山海关工务器材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市山海关工务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87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VC垫板用混料挤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潜污泵耦合与提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