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疏水材料隔水层的道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48323.0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5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韩春鹏;董庆杰;赵健;宋清峻;李秋实;徐先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3/06;E01C7/32;C09K3/1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疏水 材料 水层 道路 结构 | ||
基于疏水材料隔水层的道路结构,它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道路结构中隔水层的取料困难,工程造价高的问题。道路结构包括面层、基层、功能层、第一疏水材料隔水层和路基,路基、功能层、基层和面层由下至上依次铺设,路基的底面铺洒一层第一疏水材料隔水层。本实用新型用于道路施工建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疏水材料隔水层的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道路工程不但要承受车轮荷载的作用,而且要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行车荷载和大气因素对路面的影响作用,一般随深度而逐渐减弱,因而道路工程通常是多层结构,将强度较高、满足行车要求的材料铺设在应力较大的上层,强度较低的材料铺设在应力较小的下层,从而形成了路基之上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料,分别铺设功能层、基层和面层的道路结构形式。为防止道路工程出现冻胀及水损害,保持路基稳定,在水系丰富地区,地下水位高、地表径流多、大气降水频繁,道路结构层中通常设置有隔水层,目前路基隔水主要采用碎石填筑,但在缺少粒料材料地区取料困难,工程造价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道路结构中隔水层的取料困难,工程造价高的问题,进而提出基于疏水材料隔水层的道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疏水材料隔水层的道路结构包括面层、基层、功能层、第一疏水材料隔水层和路基,路基、功能层、基层和面层由下至上依次铺设,路基的底面铺洒一层第一疏水材料隔水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包含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疏水材料隔水层的道路结构及其隔水层的布设方法,利用疏水材料对水的疏离特性,配置疏水材料悬液,喷洒在路基表面,阻隔地下水毛细作用以及冻结过程中水分向上迁移,避免道路结构出现水损坏而影响道路运营。
本实用新型的隔水层可代替或部分代替粒料功能层,用于隔离地下水的毛细现象及冻胀迁移,保持路基稳定,防治、隔离水分入侵,防止道路结构受到水损害。无毒无害,耐久性好,施工方便、阻水效果好、工程量小、造价低;设置方式灵活,可根据需要调整设置层数以及疏水材料有效物质浓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路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路堤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基于疏水材料隔水层的道路结构包括面层1、基层2、功能层3、第一疏水材料隔水层4和路基5,路基5、功能层3、基层2和面层1由下至上依次铺设,路基5的底面铺洒一层第一疏水材料隔水层4。
本实施方式中当路基5处于中湿环境时,修筑路堤时,在路基5底面处以喷洒的形式铺洒一层第一疏水材料隔水层4,根据需要在功能层3底层铺洒一层第二疏水材料隔水层6。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功能层3底层铺洒一层第二疏水材料隔水层6。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当路基5处于潮湿环境时,如路基5所经区域地下水水位较高,同时路基5的修筑高度较高,可根据实际需要在粒料构成的功能层3底面以喷洒的形式铺洒一层第二疏水材料隔水层6,替代一部分粒料功能层3的厚度;当路基5处于中湿环境时,可根据路基5高度和实际需要在粒料构成的功能层3底面以喷洒的形式铺洒一层第二疏水材料隔水层6,替代一部粒料分功能层3的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至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路基5内的下部铺洒一层第三疏水材料隔水层7。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83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