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式旱厕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47898.0 | 申请日: | 2020-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4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郑向群;王贺程;徐艳;魏孝承;成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
| 主分类号: | A47K11/02 | 分类号: | A47K11/02;C05F3/06;C05F3/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赵瑶瑶 |
| 地址: | 30019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式旱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式旱厕,包括肥料储存桶,所述肥料储存桶中部设置支撑圆台,支撑圆台将肥料储存桶分为排放发酵层和存储肥料层;所述肥料储存桶顶端同轴安装有支撑盖,所述支撑盖与肥料储存桶底部之间同轴铰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部同轴固装有旋转筒,所述旋转筒上表面制有多个发酵通筒,对应一个发酵通筒位置的支撑盖上制有排便口;对应另一个发酵通筒位置的支撑圆台上制有储存入料口,所述支撑盖上还设置有抽氧机构以及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带动旋转筒定位旋转,抽氧机构对发酵通筒进行抽氧从而实现粪便厌氧发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使用方便、能够杜绝蚊蝇滋生,并能直接发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生设备技术领域,涉及旱厕排便装置,尤其是一种旋转式旱厕。
背景技术
我国农村地区厕所类型多样化、厕所建设水平差异明显,绝大部分的农村地区以使用旱厕为主。自古以来,农民便视粪便为宝,有用排泄物堆肥的方法制取农肥的传统。不仅如此,农村还有将旱厕和养殖相结合的传统,即将人类排泄物作为猪羊的饲料。将猪圈养在地下,同时在地上建造旱厕。导致农村旱厕普遍有恶臭、蚊蝇众多等一系列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生态厕所被广泛推广应用。目前生态厕所主要有免水冲洗厕所,但是在夏秋季节时,蚊蝇蛆虫大量滋生繁衍,严重影响环境卫生。同时,收集的粪便必须专门的场地堆积发酵后才能用作农田肥料,十分麻烦,也影响周围环境。
因此急需一种可以进行厌氧发酵的旋转式旱厕。
通过检索发现如下与本申请相关的专利文献。
1、全封闭二级发酵旱厕马桶(CN201079342),它是由一个密闭桶体和与之连为一体的便池构成,桶体内通过隔板将桶体分隔为两个底部相通的一级发酵室和二级发酵室,便池设置在一级发酵室的顶部,其前部带有挡板、底部铰接有便池泄粪活动底板,二级发酵室的一侧设有自流出粪口。
2、一种村落生态旱厕系统(CN208640575U),该系统包括旱厕、过水层和渗水坑,所述旱厕包括厕室、收集室、储藏室和通风烟囱,所述收集室和储藏室并排设置在厕室下方,所述通风烟囱一端贯穿厕室地板与储藏室相通,另一端高出厕室屋顶30-50cm;所述厕室地板上设置有蹲位和容器,所述蹲位与收集室连通,蹲位上设置有盖板,所述收集室和储藏室设置有活动门;所述通风烟囱管内设置有风扇;所述过水层为“T”字形结构,过水层一端连接旱厕并与旱厕中收集室连通,一端连接渗水坑并与渗水坑中细鹅卵石层连通,一端与第一检查井连通,所述第一检查井顶面与地面相平;所述渗水坑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粗鹅卵石层、细鹅卵石层、沙子层和土壤层,土壤层种植有植物。
3、旱厕装置(CN206044499U),所述旱厕包括:承载台,开设与承载台上的容置孔,设置于所述承载台下方、且对应所述容置孔设置的容置盒,以及设置于所述承载台上的微生物分解剂喷洒单元;所述微生物分解剂喷洒单元与所述容置盒之间设置有用于承接所述微生物分解剂的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包括导管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导管本体的一端,且靠近所述容置盒设置的锯齿状瓣膜;所述微生物分解剂喷洒单元处于关闭状态下时,所述锯齿状瓣膜关闭所述第一导管,所述微生物分解剂容置于所述导管本体内;所述微生物分解剂喷洒单元处于开启状态下时,至少部分所述锯齿状瓣膜从所述导管本体上脱离,所述微生物分解剂喷入所述容置盒内。
4、旱厕系统(CN208456202U),包括坐便器和堆肥桶,所述坐便器包括清水箱和污水箱,所述清水箱的顶端内凹形成有便池,所述清水箱内形成有用于存放水的容置腔室,所述便池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室相连通的出水孔,所述便池的输出端与所述污水箱的输入端连接,且所述便池的输出端与所述污水箱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用于阻塞或连通所述便池与污水箱的密封阀,所述污水箱上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通过排污管与所述堆肥桶相连通;所述堆肥桶上开设有与所述排污管的输出端相连通的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处设置有用于控制污水输出至堆肥桶内的污水破碎泵,所述堆肥桶内设置有用于干湿分离的过滤板。
通过技术特征的对比,上述公开专利文献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结构不相同,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创造性及新颖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未经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78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