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整形术后加压面罩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47454.7 | 申请日: | 2020-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7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黄锦华;卞洁;孟志兵;常财旺;张强;邵苗苗;郭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13/12 | 分类号: | A61F13/12 |
| 代理公司: | 扬州云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89 | 代理人: | 高斯博 |
| 地址: | 225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形 术后 加压 面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医疗器械领域内的,特别涉及一种整形术后加压面罩。该整形术后加压面罩,用于整形术后恢复,包括头套以及束缚带,头套与人体头部相匹配,头套的上方与下方分别设置有束缚带,束缚带自面部绕至后脑部实现固定,束缚带的端部形成有勾面以及毛面,头套对应人体眼部、口部以及鼻部的位置形成有通孔,通孔边沿形成有折边,折边与人体头部贴合。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舒适且不勒紧使用者面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整形术后加压面罩。
背景技术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时代的进步,整容整形手术为广大爱美人士所推崇,但是应该注意到,在整形美容术后,往往需要对于术后面部进行固定,避免伤口崩裂进而影响术后患者伤口的固定以及恢复。尽管申请号为CN201520789144.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术后包扎加压头套,但应该注意到此类头套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挤压使用者面部,进而使得使用者面部产生勒痕,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影响整形整容效果,发明人对此提出了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舒适且不勒紧使用者面部的一种整形术后加压面罩。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整形术后加压面罩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整形术后加压面罩,用于整形术后恢复,包括头套以及束缚带,头套与人体头部相匹配,头套的上方与下方分别设置有束缚带,束缚带自面部绕至后脑部实现固定,束缚带的端部形成有勾面以及毛面,头套对应人体眼部、口部以及鼻部的位置形成有通孔,通孔边沿形成有折边,折边与人体头部贴合。通过设置与人体头部连接的束缚带,能够有效固定住头套,避免头套发生窜动进而影响术后整容整形恢复;通过设置折边,能够避免通孔开口处与使用者眼部口部等柔软部位产生直接接触,结构合理,且不会产生勒痕。
本实用新型一种整形术后加压面罩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折边的开口处形成有拉链,折边内填充有垫片。通过设置拉链,结构合理便于更换垫片。
本实用新型一种整形术后加压面罩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垫片为海绵垫片。通过设置海绵垫片,能够增大通孔边沿处与使用者面部的接触面积,避免产生勒痕。
本实用新型一种整形术后加压面罩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束缚带绑扎形成了避让人体耳部的通路。通过设置避让耳部的通路结构合理且避免头套遮挡耳部,进而影响使用者听力。
本实用新型一种整形术后加压面罩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头套为弹性织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与人体头部连接的束缚带,能够有效固定住头套,避免头套发生窜动进而影响术后整容整形恢复。
2、通过设置折边,能够避免通孔开口处与使用者眼部口部等柔软部位产生直接接触,结构合理,且不会产生勒痕。
3、折边的开口处形成有拉链,折边内填充有垫片。通过设置拉链,结构合理便于更换垫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其中,1头套,11通孔,2束缚带,3勾面,4毛面,5折边,6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未经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74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达齿轮组装机
- 下一篇:一种提升用装配式穿心焊接球锚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