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实现集水、灌溉的综合管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46840.4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48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马正;彭小刚;李军;侯登高;孙义;尹清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3F5/10;E03F5/04;E03F5/06;A01C23/04;A01C2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陈晓敏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实现 集水 灌溉 综合 系统 | ||
1.一种能够实现集水、灌溉的综合管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设定方向布置的综合管廊,所述综合管廊能够实现多种工程管线的布设;所述综合管廊底板的一侧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沿综合管廊的延伸方向布置,所述集水槽能够收集综合管廊中的积水;
在综合管廊内,每隔设定距离布置一个集水坑,所述集水坑设置在综合管廊底板的下方,集水坑的上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能够实现集水坑与上方综合管廊空间的分隔;
所述集水坑与综合管廊底板处的集水槽连通,所述集水槽与集水坑之间设置有过滤装置;
所述集水坑与排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伸出集水坑并设置于综合管廊上方的绿化带中,所述排水管通过水泵驱动,以将集水坑中的积水沿排水管排入绿化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实现集水、灌溉的综合管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廊的底板与水平面呈设定夹角布置,所述综合管廊的底板中布置集水槽的一侧在水平高度上低于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实现集水、灌溉的综合管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的长度与综合管廊的长度相同,以完成综合管廊底板中任意位置处的积水收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实现集水、灌溉的综合管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坑中设置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能够检测集水坑中的水位高度,所述液位计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控制水泵的开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够实现集水、灌溉的综合管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廊中布设有中水管道,所述中水管道与综合管廊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中水管道通过补水管与集水坑连通,所述补水管中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以控制补水管的通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够实现集水、灌溉的综合管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为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实现集水、灌溉的综合管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的末端伸入施肥装置中,所述施肥装置中设置有营养液,所述施肥装置的出水口与绿化带中的滴灌系统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实现集水、灌溉的综合管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设置在集水坑中,水泵通过集水坑的底板实现支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实现集水、灌溉的综合管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设置在集水坑中远离过滤装置的一侧,所述排水管通过集水坑及综合管廊的侧壁支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实现集水、灌溉的综合管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廊的上部设置通孔,所述通孔用于通过排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68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丝杠同步移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生物发酵的配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