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活性石灰窑窑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46746.9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46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学陵;陈斌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辰岳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12 | 分类号: | C04B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7 | 代理人: | 李砚明 |
地址: | 25641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 石灰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活性石灰窑窑体结构,其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窑体基础(1)、传动卸料区(2)、强制急冷区(3)、第一高温保持区(7)、第二高温保持区(4)、煅烧带区(5)、预热带区(6),以及设置在第一高温保持区(7)外部且与第一高温保持区(7)的窑体上部和窑体下部分别相通的旁路循环风道(8)。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石灰窑整体高度的前提下,加长了煅烧带的高度,因此能够保证石灰在高温带的停留时间,并可适当降低石灰的烧成温度即可使烧的灰很熟,进而不仅能够保护耐火材料、提高石灰窑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够防止温度过高造成石灰窑烧结、结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灰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活性石灰窑窑体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加气砖厂、氢氧化钙、铝厂、糖厂等厂家需要的石灰石不追求活性,但要求低活性的石灰石。
石灰窑中石灰是否得以高温速烧、高温煅烧后的石灰是否得到急冷均会对石灰活性造成影响。
为了得到低活性的石灰石,通常会采用如下两种方式来保证石灰全熟:第一,保证高的窑温;第二,保证石灰在高温带的停留时间,使得石灰得以充分煅烧。
现有技术中的直筒窑,通常通过保证高的窑温的方式来提高石灰的熟度,然而窑温过高不仅容易造成石灰窑耐火砖损伤严重,而且容易形成石灰结瘤,进而影响窑的通风,加剧偏火的形成,导致被煅烧的石灰生熟不一、波动过大,因此采用保证高窑温的方法,会加大操作难度。
现有技术的花瓶窑通常采用加高窑体高度的方式来提高石灰的熟度,然而过高的加高窑体高度,会造成边风过剩、中心火上不来,不仅高温带不会拉长,反而会导致冷却带加长。因此这种花瓶窑的产量低、煤耗高,可见窑体加高的效果反而会起坏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低活性石灰窑窑体结构,其在不增加石灰窑整体高度的前提下,提高了煅烧带的高度,因此不仅能够适当降低石灰窑的烧成温度,还能够提高石灰在石灰窑高温带的停留时间,从而保证了石灰的低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活性石灰窑窑体结构,其包括:
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窑体基础、传动卸料区、强制急冷区、第一高温保持区、第二高温保持区、煅烧带区、预热带区,以及设置在第一高温保持区外部且与第一高温保持区的窑体上部和窑体下部分别相通的旁路循环风道。
更优选地,所述循环风道包括:
出风管、进风管、下环形风管、立管、上环形风管;
所述出风管为多个,设置在第一高温保持区的下物料盲区段,且每个出风管的一端与窑体内部相通、另一端与设置在窑体外部的下环形风管相通;
所述进风管设置在第一高温保持区的上物料盲区段,且每个进风管的一端与窑体内部相通,另一端与设置在窑体外部的上环形风管相通。立管的上下端分别与上环形风管和下环形风管相通。
更优选地,所述出风管和/或进风管倾斜向上布置。
更优选地,所述上物料盲区段和下物料盲区段为自下向上以石灰窑窑体竖向中心线为基准呈先扩而缩的结构。
更优选地,所述出风管和进风管包括通过耐热软管连接的两段耐热钢管、安装在耐热钢管上的热电偶和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辰岳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辰岳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67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工位排袋动作单元以及排袋机构
- 下一篇:一种旋转丝杠同步移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