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结构及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46570.7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4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任国强;闫康宁;李小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青松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H05K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潘桂生 |
地址: | 5105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结构 显示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结构及显示屏,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件及密封圈,所述密封件包括环形底板及垂直设置在环形底板上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的外侧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密封套设在所述环形凹槽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封结构及显示屏,其结构巧妙,使得显示屏的模块平面度较高,并提高了显示屏硬连接插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密封结构及显示屏。
背景技术
显示屏是一种平板显示器,是用来显示文字、图像、视频和录像信号等信息的设备。显示屏前维护传统方式中的磁吸方式,模块与箱体之间总要存在一个空间容纳密封圈防水。现有的显示屏传统防水方式是密封圈的挤压变形方向与底壳的装配方向一致,从而导致模块与箱体之间总存在着密封圈挤压变形的胀开内应力,这个作用力持续存在导致模块的平面度很难做到极致。另外,传统的显示屏前维护传统方式,因为密封圈挤压变形的胀开内应力持续作用于显示屏硬连接接插件,导致接插件持续胀开的一个趋势,随着时间发展,可靠性随之降低,无法完全做到解决信号稳定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结构及显示屏,其结构巧妙,使得显示屏的模块平面度较高,并提高了显示屏硬连接插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密封结构,包括密封件及密封圈,所述密封件包括环形底板及垂直设置在环形底板上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的外侧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密封套设在所述环形凹槽中。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密封圈的边宽大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密封圈为硅胶密封圈。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环形凸起位于所述环形底板的内边缘上,且与所述环形底板一体成型。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环形底板上开有若干个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封结构,通过在环形凸起的外侧面套设的密封圈,其与显示屏紧密贴合时的压缩方向和装配方向互相垂直,在保证防水功能的同时,最大程度上解决了显示屏显示模块前维护装不平的技术问题,使得显示模块的平面度显著提高。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屏,包括箱体和与所述箱体相连的显示模块,所述箱体包括底壳和设置在底壳上的控制单元,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底壳背离所述控制单元的一侧相连;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设于所述箱体与所述显示模块之间。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箱体与所述显示模块的连接方式为磁力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箱体上设有磁铁,所述显示模块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磁铁磁力连接的吸附件。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密封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显示模块相对所述箱体的一侧。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底壳相对所述显示模块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密封结构相对应的环形孔,所述环形孔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密封圈紧密贴合的内凹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显示屏,箱体与显示模块之间通过磁力连接的方式,将磁吸力完全用于吸附显示模块,不用额外消耗磁力挤压密封圈,降低了对磁吸力的要求和产品的制造难度;另外,相较于传统方式密封圈的胀开力持续作用于插接件,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的压缩方向与显示模块的装配方向互相垂直,密封圈的挤压力只作用于箱体的环形孔,解决了前维护显示屏硬连接插接件的可靠性、耐久性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青松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青松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65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