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肝门静脉血液回流演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41505.5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9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车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黄以琳;施文武 |
地址: | 351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门静脉 血液 回流 演示 装置 | ||
1.一种肝门静脉血液回流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肝门静脉血液回流演示装置包括演示模型;
所述演示模型包括食管静脉、食管静脉丛、胃左静脉、肝门静脉、半奇静脉、奇静脉、上腔静脉、直肠静脉丛、肛静脉、阴部内静脉、直肠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脾静脉、直肠下静脉、髂内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以及发光装置;
所述食管静脉与所述食管静脉丛相互连通,所述食管静脉与所述胃左静脉相互连通,所述胃左静脉与所述肝门静脉相互连通;
所述食管静脉与所述半奇静脉相互连通,所述半奇静脉与所述奇静脉相互连通,所述奇静脉与所述上腔静脉相互连通;
所述直肠静脉丛与所述直肠上静脉相互连通,所述直肠上静脉与所述肠系膜下静脉相互连通,所述肠系膜下静脉与所述脾静脉互连通,所述脾静脉与所述肝门静脉相互连通;
所述直肠静脉丛与所述肛静脉或所述直肠下静脉相互连通,所述肛静脉与所述阴部内静脉相互连通,所述阴部内静脉与所述髂内静脉相互连通;
所述直肠下静脉与所述髂内静脉相互连通,所述髂内静脉与所述髂总静脉相互连通,所述髂总静脉与所述下腔静脉相互连通;
所述发光装置设置于所述食管静脉、所述食管静脉丛、所述胃左静脉、所述肝门静脉、所述半奇静脉、所述奇静脉、所述上腔静脉、所述直肠静脉丛、所述肛静脉、所述阴部内静脉、所述直肠上静脉、所述肠系膜下静脉、所述脾静脉、所述直肠下静脉、所述髂内静脉、所述下腔静脉之间相互连通的静脉管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肝门静脉血液回流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包括第一发光装置以及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发光装置设置于所述食管静脉、所述食管静脉丛、所述胃左静脉、所述肝门静脉之间相互连通的静脉管内,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发光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肝门静脉血液回流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第二发光装置以及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二发光装置设置于所述食管静脉、所述半奇静脉、所述奇静脉、所述上腔静脉之间相互连通的静脉管内,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发光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肝门静脉血液回流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第三发光装置以及第三控制开关,所述第三发光装置设置于所述直肠静脉丛、所述直肠上静脉、所述肠系膜下静脉、所述脾静脉、所述肝门静脉之间相互连通的静脉管内,所述第三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三发光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肝门静脉血液回流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第四发光装置以及第四控制开关,所述第四发光装置设置于所述直肠静脉丛、所述肛静脉、所述阴部内静脉、所述直肠下静脉、所述髂内静脉、所述髂总静脉、所述下腔静脉之间相互连通的静脉管内,所述第四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四发光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肝门静脉血液回流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演示模型还包括电源以及变压器,所述电源与所述发光装置电连接,所述变压器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变压器与外接电源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肝门静脉血液回流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肝门静脉血液回流演示装置还包括箱体,所述演示模型设置于所述箱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学院,未经莆田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150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井下局部接地用移动式接地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差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