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隐形疏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40972.6 | 申请日: | 2020-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15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强;廖万林;祝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E04D11/02;E04D13/16 |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邓潮彬;黄培智 |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形 疏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隐形疏水装置,包括安装在屋面天面的排水地漏,所述排水地漏周围的屋面天面由下而上依次包括混凝土楼板、砂浆找坡层、防水层、碎石过滤层和刚性防水层;所述排水地漏的侧壁设有若干侧孔,所述排水地漏外侧可拆卸地套有疏水仓装置,所述疏水仓装置内部设有将其内侧与外侧连通的疏水通道,所述疏水通道内侧与所述侧孔相通;所述疏水仓装置的外侧沿所述防水层从所述排水地漏向四周扩散布置。本装置可有效排除屋面天面地漏口周围积水,有效解决地漏口因积水发黑及堵塞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隐形疏水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房屋的排水地漏,尤其是屋面天面的排水地漏,在长久的使用中,且屋面天面少有人进入,排水地漏的老化或者是地漏的堵塞,容易出现地漏口周围积水,长时间无法排走,依靠自然蒸发,时间长,地漏口容易发黑、长满青苔,进严重影响观感和使用。此外,当雨季降水量过大时,流水量大于地漏的排水量时,容易引起屋面天面地漏口积水,顺着积水流通的泥沙垃圾等进一步堵塞地漏,进一步地引起地漏周围发黑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隐形疏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隐形疏水装置,包括安装在屋面天面的排水地漏,所述排水地漏周围的屋面天面由下而上依次包括混凝土楼板、砂浆找坡层、防水层、碎石过滤层和刚性防水层;所述排水地漏的侧壁设有若干侧孔,所述排水地漏外侧可拆卸地套有疏水仓装置,所述疏水仓装置内部设有将其内侧与外侧连通的疏水通道,所述疏水通道内侧与所述侧孔相通;所述疏水仓装置的外侧沿所述防水层从所述排水地漏向四周扩散布置。
碎石过滤层为关键构造,地漏口周围的积水,通过表层缝隙进入碎石过滤层中碎石过滤层其可有效地汇集地漏口周围积水,并将汇集的积水通过疏水仓装置排走。
所述疏水仓装置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疏水仓本体及疏水仓,所述疏水仓本体开设有安装口,所述排水地漏套箍在所述安装口内,所述疏水仓固定在所述疏水仓本体上,所述疏水通道位于所述疏水仓内。一体成型结构的疏水仓装置,可快速安装,并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所述疏水仓外侧下端呈反凹型构造,该构造由所述疏水仓外侧下端朝内凹陷并与所述疏水通道相通,凹陷处设有海绵条封堵。反凹型构造,上侧可避免杂物直接冲入,海绵条的设置,可过滤杂物,防止管道堵塞。
所述疏水仓呈扇形结构设置,其外侧的弧形半径大于其内侧的弧形半径。弧形结构设置的疏水仓,进水口区域大,出水口区域小,有利于汇集积水,并将流出的速度加大。
所述疏水仓埋置于所述碎石过滤层中,并且所述疏水仓下侧面贴紧所述防水层。疏水仓埋置于碎石过滤层中,以便排水地漏口周围的积水通过位于碎石过滤层中的疏水仓流入地漏中。
所述侧孔开设有四个,相邻侧孔与所述排水地漏中心轴线之间成90度角。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装置可有效排除屋面天面地漏口周围积水,有效解决地漏口因积水发黑及堵塞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排水地漏配合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排水地漏配合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排水地漏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09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