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管状导管尖端成型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39464.6 | 申请日: | 2020-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54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徐沁;高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为医疗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F1/44 | 分类号: | B26F1/44;B26F1/38;B26D7/10;B26D7/24;B26D5/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格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81 | 代理人: | 徐静 |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圆管 导管 尖端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管状导管尖端成型机,包括:尖端成型模具、导管、芯针、芯针夹紧器、加热控制器及行程控制装置,芯针固定在芯针夹紧器上,芯针夹紧器固定在行程控制装置上,导管套设在芯针外,加热控制器与尖端成型模具连接,所述行程控制装置将导管和芯针送入尖端成型模具内完成成型,行程控制装置的行程通过导管切断后芯针与尖端成型模具通断控制。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使用更安全,卫生,可靠,方便;成型温度精确控制,切断动作准确,导管成型良好,适合使用的环境广,不会损坏尖端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圆管状导管尖端成型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圆管状导管尖端成型设备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传动与传动控制系统,第二部分为加热与加热控制系统。传动部分有芯针夹紧器、气缸、气缸控制器、行程调节器、芯针夹紧缓冲器、尖端成型模具以及控制器组成;加热部分主要有加热器、加热感应线圈、冷却管道、控制器等。将塑料导管装到传动部分的芯针夹紧器上,气缸驱动芯针夹紧器,将芯针夹紧器送向加热器上加热感应线圈,加热部分加热,导管在芯针上随后进入尖端成型模具。经过设定时间加热成型,气缸退回,导管在芯针夹紧器上退回,导管端部尖端成型模具内完成尖端成型。这种结构有以下缺点:第一,不能准确控制芯针在尖端成型模具内切断导管。目前机器一般是气缸驱动,而气缸传动传动精度低不能保证导管被芯针切断。为保证芯针在成型模具内切断导管,就需要预先给芯针夹紧器一个压力,让芯针在芯针夹紧器弹簧的压缩下与成型模具内腔接触。第二,为防止芯针长,气缸驱动时芯针撞破尖端成型模具,需要用行程调节器调整芯针夹紧器、芯针到尖端成型模具的距离。调整不好也会形成芯针切不断导管与芯针撞破模具。第三,气缸传动需要用气,在一些环境对空气洁净度要求高的场合,气动需要的压缩空气要作净化处理,气动设备上各处过滤器也会对环境带来污染。第四,这种设备一般采用水循环冷却,加热器上的铜制感应线圈会结垢.由于采用循环冷却以及结垢影响,冷却水温上升,感应线圈内结垢也引起感应线圈温度上升,冷却水温以及感应线圈结垢引起的温度上升会影响导管成型的效果,这种情况只在成型效果不良时才会发现; 第五,由于加热感应线圈与成型模具距离与位置容易变化,加热导管的温度不稳定,导管成型的效果就不一致。所以这种设备使用起来环境适应性差,控制精度差,使用不方便,不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精密控制,准确成型,使用环境广,可以适应对环境有要求的场合,减少设备损坏的圆管状导管尖端成型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圆管状导管尖端成型机,包括:尖端成型模具、导管、芯针、芯针夹紧器、加热控制器及行程控制装置,芯针固定在芯针夹紧器上,芯针夹紧器固定在行程控制装置上,导管套设在芯针外,加热控制器与尖端成型模具连接,所述行程控制装置将导管和芯针送入尖端成型模具内完成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加热控制器上设有加热感应线圈,尖端成型模具同轴心装配于加热感应线圈中,行程控制装置的行程通过导管切断后芯针与尖端成型模具通断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加热控制器上设有温度报警器,用于控制加热感应线圈的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尖端成型模具内腔为圆锥形过渡结构,芯针最小端面外径大于圆锥形最小端内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芯针夹紧器上连接有夹紧器缓冲器,夹紧器缓冲器上的弹簧压力用以保持芯针切断导管的力量。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芯针为空心结构,通过空心向熔头内吹入冷气,实现对熔头的内部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更安全、卫生、可靠、方便;成型温度精确控制,切断动作准确,导管成型良好,适合使用的环境广,不会损坏尖端成型模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为医疗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中为医疗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394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