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膛塞及弹膛塞与枪械的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39232.0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3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龙;付诚;张强;李生强;昝晓军;张伟;蓝运忠;费亚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A17/44 | 分类号: | F41A17/44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3 | 代理人: | 王玉芝 |
地址: | 40005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膛 枪械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膛塞,用于卡装在枪械中,弹膛塞包括撑杆部和卡持部,卡持部的一端套设在撑杆部上,另一端远离撑杆部,撑杆部两端均设置于卡持部外,撑杆部的一端用于放入枪械身管内,另一端端面与枪械弹底抵触贴合,卡持部的两端之间设置有弧形面和竖直面,弧形面用于与枪械的抛壳窗前端面抵触,当弹膛塞卡装在枪械上时,卡持部的弧形面、竖直面位于抛壳窗外的部分和卡持部远离撑杆部的端面共同构成警示标识,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弹膛塞与枪械的总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用性强,保证了大批量使用,使用方便,弹膛塞外露部分能起到警示作用,可有效保证试验及流转过程中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枪械特种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弹膛塞及弹膛塞与枪械的总成。
背景技术
在试验验证过程中,枪械的特种用品容易出现故障,当试验人员检查不到位时,若枪膛内留有子弹而未被发现,扣动扳机时会造成伤人事件,威胁试验人员的安全,存在较多安全隐患问题,因此急需设计一种安全警示结构,解决特种用品出现故障时,因操作人员检查不到位而造成击发伤人情况,排除人为因素,保障试验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膛塞及弹膛塞与枪械的总成,能够防止因枪膛内留有子弹而未被发现,触碰扳机造成伤人事件的发生,保证试验人员的安全,增加特品在试验、流转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弹膛塞,用于卡装在枪械中,所述弹膛塞包括撑杆部和卡持部,所述卡持部的一端套设在撑杆部上,另一端远离撑杆部,所述撑杆部两端均设置于卡持部外,所述撑杆部的一端用于放入枪械身管内,另一端端面与枪械弹底抵触贴合,所述卡持部的两端之间设置有弧形面和竖直面,所述弧形面用于与枪械的抛壳窗前端面抵触,当弹膛塞卡装在枪械上时,所述卡持部的弧形面、竖直面位于抛壳窗外的部分和卡持部远离撑杆部的端面共同构成警示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弹膛塞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弹膛塞材质为塑料。
进一步的,所述弹膛塞的塑料材质为聚丙烯纤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弹膛塞与枪械的总成,包括枪械身管、自动机和抛壳窗,还包括卡装在枪械上的弹膛塞,所述弹膛塞包括撑杆部和卡持部,所述卡持部的一端套设在撑杆部上,另一端远离撑杆部,所述撑杆部两端均设置于卡持部外,所述撑杆部的一端放进枪械身管中,另一端端面贴合在自动机弹底窝内,所述卡持部的两端之间设置有弧形面和竖直面,所述弧形面与抛壳窗的前端面抵触,在枪械处于不射击时,将弹膛塞的撑杆部两端分别塞入枪械身管和自动机弹底窝内,卡持部的弧形面卡在抛壳窗前端,使枪机不能闭锁,此时,卡持部的弧形面、竖直面位于抛壳窗外的部分和卡持部远离撑杆部的端面共同构成警示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弹膛塞由塑料材质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材质为聚丙烯纤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弹膛塞结构设计考虑了不同口径特品结构的差异性,设计一种通用性结构,可解决因口径不同而需要设计各种结构的问题,降低成本费用,可使用于12.7mm口径以下的步枪、冲锋枪、半自动步枪、机枪系列;
2、本实用新型在枪械不射击的情况下,将弹膛塞的撑杆部两端分别塞入枪械身管和自动机弹底窝内,卡持部的弧形面卡在抛壳窗前端,使枪机不能闭锁,弹膛塞置于枪械外部的外露部分起到警示作用,向试验人员或操作者提醒此特品处于安全状态;
3、弹膛塞采用聚丙烯纤维(简称PP)塑料制造,具有高强度、弹性好、耐磨、耐腐蚀等优点,不会对枪械的击针造成伤害,可以反复使用,寿命长。
4、弹膛塞颜色选用醒目的橘红色,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便于试验人员识别枪械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392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