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尺剪刃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39023.6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26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杨章令;王东宇;曹云;朱艳红;李文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河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35/00 | 分类号: | B23D35/00;B23D3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亢能 |
地址: | 661100 云南省红河哈***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尺剪刃 修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尺剪刃修复装置,包括刀座,刀座底部设有刀座键槽,待修复的剪刃底部设有燕尾键槽,剪刃底部与刀座底部设有燕尾垫块,剪刃中部的螺丝孔为腰形孔,紧固螺栓穿过腰形孔将剪刃固定在刀座上。采用本实用新型,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整个剪刃装置整体报废,降低了备件消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性能可靠,更换方便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修复装置,尤其是一种定尺剪刃修复装置,属于加工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棒材生产中,为保证机时产量,大多采用冷摆飞剪和定尺飞剪,参见图1-2,现有的飞剪剪刃装置是由飞剪剪刃、刀座和螺栓孔组成,剪刃与棒材接触部位容易发生变形、崩刃、掉块等,刀片设计剪切吨位2万吨/次,随着客户对棒材质量要求的提高,刀片剪切吨位降至目前的1万吨~1.5万吨/次,如果使用一次就报废,会造成刀片成本增加,原刀片也进行过修复,修复后在刀片底部增加垫片方式,但垫片在剪切过程中容易松动掉落,使刀片异常损坏提前更换。故此种结构剪刃装置的主要缺点是:剪刃备件消耗大,生产线作业率低,生产成本高。有鉴于此,修复方式应当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更换方便定尺冷飞剪、具备可重复修复使用的定尺剪刃修复装置,以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剪刃备件的消耗,提高生产线作业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定尺剪刃修复装置,包括刀座,刀座底部设有刀座键槽,待修复的剪刃底部设有燕尾键槽,剪刃底部与刀座底部设有燕尾垫块,剪刃中部的螺丝孔为腰形孔,紧固螺栓穿过腰形孔将剪刃固定在刀座上。
进一步地,腰形孔与紧固螺栓至少有一部分不接触。
进一步地,垫块厚度与待修复的剪刃的修复尺寸匹配。
进一步地,燕尾垫块的燕尾设于顶部中央,燕尾垫块的厚度为3-12mm。进一步地,紧固螺栓一端通过紧固螺母固定在刀座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定尺冷飞剪剪刃修复装置,当剪刃修复后,需要制作带有燕尾键的垫块,尺寸根据修复高度而定,燕尾垫块可重复使用且不易变形。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整个剪刃装置整体报废,降低了备件消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性能可靠,更换方便等特点。
(2)使用本实用新型后,可增加4~6次修复次数,大幅度减少剪刃备件的消耗数,吨钢消耗由原来0.76元/吨降低到0.32元/吨。杜绝了因增加垫片数量多而造成的垫片松动掉落,从而导致剪刃异常损坏,剪切钢筋时产生批量弯头废品。
(3)腰形孔可确保剪刃安装后,剪切中心线保持不变,避免因修复后剪刃过高钢筋拉磨剪刃,或剪刃安装高度过低重合量不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飞剪剪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剪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剪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例,而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河钢铁有限公司,未经红河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390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